绵阳一学校遭举报!
最近,有家长在“问政四川”举报绵阳高新区某小学对国家双减政策阳奉阴违。

举报事项是每学期都对一至六年级进行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将“考试”更名为“综合练习”,并在大会上对教师进行排名,严禁教师拍照。请求暗访、严查!
绵阳高新区相关部门回复——
通过调查得知: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相关要求,减少考试频次,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在政策宣传和解释方面的确存在不足,导致对“双减”政策下的工作安排产生了误解。
有网友把举报内容的链接发给我,问:虎眼怎么看?
虎眼认为:四对一错。
一是家长是对的。家长苦学校压榨学生的身心健康久矣!学生的肩膀上,不应该只扛着沉甸甸的书包,更应该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在小学阶段就过分压榨,必然透支学生的未来。
反正,只要有人谈教育的地方,就有家长对“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种教育模式极度反感。
所以,家长一遇学校疑似过度考试和排名就举报。

二是学校是对的。从举报内容可以看出学校何其艰难!既要学生成绩好,毕业时能上更好的学校,回应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最本真的期待,还不能占据学生的休息时间,不要对学生超一点点的考试行为。
如果学校真的按某些家长那样要求去做,拿不出较好的结果来,估计又没有几个家长愿意把娃娃送进去读了。
学校想努力一把、拼一把,对教师采取激励机制,还要像做贼似的偷偷摸摸地干。你们说难不难?
三是主管部门是对的,既要严格落实国家政策,监督学校认真执行,还要考虑学校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回应家长和社会的诉求,做到不偏不倚,方能服众。
四是国家的政策是对的,向教育内卷说不!
有人说,只要教育的考核机制不改变,减负就是一句空话。说白了,中国的高考制度从整体面上看,还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考试更科学、更公平、更有效的选拔制度,这也是寒门出贵子和打破阶层固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要减轻教育忧虑,又不能放弃现行高考制度,你说国家难不难?
国家能做到的,就是不断完善高考制度,多渠道选拔人才,作为对现行考试制度的一个补充。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不能人为和恶意地制造内卷。
那么,谁错了,只有是现实错了。
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敌不过残酷的现实。
现实无法满足一切过程轻松,结果还要完美的行为。比如,既要每天只上8小时,还要双休,还要工资高;既要不担责,还要晋升快;既要学校不考试不补课,还要学生都上985、211……
放眼全国,所有的出口好的学校、头部学校,无一不是靠“掐尖+学习和考试高压+学生天赋+教学水平”四合一的结果,没有任何例外。
所有的光环背后,都是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凝练成的,没有任何例外!
当然,学校对部分家长不理解的行为,要多宣传、多解释、多引导。
总之,一切为了娃娃、为了一切娃娃、为了娃娃的一切,学校、家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