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资巨头造反特朗普,耶伦也站了出来,承认关税战是自己打自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在内的一众美资巨头们终于不忍了,不仅公开要求白宫豁免关税,还直言关税战已对他们构成“生存威胁”。

特朗普
而身为美国最大电商平台的亚马逊更是公开造反,计划在商品旁展示关税价格,这种公然和特朗普政府对着干的行为,被白宫怒批:这是“敌对和政治行为”!

耶伦
与此同时,美国前财长耶伦也站了出来,不仅公开承认关税战就是自己打自己,还毫不避讳的表示“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是一场白日梦”。

耶伦和特朗普
那么,耶伦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说了实话?面对美资巨头的造反,特朗普又将如何应对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29日,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FDRA)向白宫递交的联名信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全美掀起了一番轩然大波。

关税
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等76个品牌在信中披露,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叠加政策已导致鞋类综合税率飙升至150%-220%。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以一双标价100美元的童鞋为例,此前税率已高达37.5%,新政策下成本更是明显激增,企业既无法承担也无法转嫁给消费者,最终可能导致数百家企业倒闭。

亚马逊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亚马逊的“造反”行动更具戏剧性,4月29日,美国媒体爆料称亚马逊计划在商品标价旁标注关税成本,直接将政策后果展示给消费者。

莱维特
这一做法被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斥为“敌对和政治行为”,但亚马逊迅速澄清称仅考虑在低价板块AmazonHaul试点,并且还没实施,主站更是无此计划。

特朗普
特朗普还当天亲自致电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称其会“迅速解决问题”,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安抚商界情绪。

沃尔玛
更值得玩味的是,沃尔玛在该事件发酵后也急忙表态“不会公开商品成本明细”,这无疑暴露出了企业对特朗普关税政策风险的忌惮。

媒体的相关报道
在这场博弈中,前财长耶伦的发言尤为尖锐,4月14日,她在接受CNBC采访时直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同“抡大锤猛敲美国经济”,简直就是“自残”。

耶伦
耶伦指出,关税既无法缩减贸易逆差,更不可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的全球化供应链已根深蒂固,强行重构需承受难以想象的成本。

媒体的相关报道
耶伦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美国30%的药品原料依赖进口,而本土药企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建立替代供应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便特朗普政府投入重金推动稀土供应链多元化,但中国仍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美国企业短期内难以摆脱依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回流成效惨淡,2025年4月,全美仅12%企业考虑将生产线迁回本土,而东南亚国家通过承接中国转移产能,反而成为新晋“避税天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汽车产业为例,福特、通用等企业仍依赖墨西哥低薪工人(工资仅为美国一半),即便面临46%关税压力,越南、墨西哥的工厂仍比美国更具成本优势。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而加剧了制造业外流,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对等关税”将导致约200万人失业,每个家庭年均损失4700美元。

耶伦
而耶伦选择在2025年4月发声,恰逢美国经济数据显露疲态,而面对商界的集体“逼宫”,特朗普政府无疑陷入了两难境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方面,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创2020年以来最差纪录,经济衰退风险骤增,另一方面,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若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将动摇其“强硬对华”的政治招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6月份港口库存告急,美国消费者将直面“货架空空”与“价格飙升”的双重冲击。

特朗普和贝森特
而特朗普政府的应对却依然停留在“极限施压”层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甚至要求中国“先迈出第一步”,这种自欺欺人的姿态,正将美国经济推向更深的泥潭。

特朗普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经济地震,不仅考验着企业的生存智慧,更暴露出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政治意志”与“市场规律”的深层博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美国市民为涨价53%的运动鞋买单时,美国的工厂主仍在等待那个永远到不了的“美国制造”轴承,这或许正是当下美国经济最真实的写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5年05月03日关于“耐克、阿迪等美国鞋类巨头请求白宫豁免关税称已构成‘生存威胁’”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5月03日关于“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关税”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环球网2024年11月13日关于“美前财长耶伦: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如同‘自残’,‘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是一场白日梦’”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4月30日关于“亚马逊被曝考虑在商品旁展示关税价格,白宫怒批:这是‘敌对和政治行为’”的报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