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父母只会讲大道理,高段位父母都懂这3招!

芸芸评育儿 4天前 阅读数 77 #育儿
文章标签 狮吼

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五一假期在家带娃的你们还好吗?

昨天有朋友留言说:“假期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出去玩挤得慌,在家气得慌。都说不让凶孩子,不让打孩子,可你跟他说道理,他也不听呀……”

"别玩手机了!再玩眼睛要瞎了!"——孩子头都不抬

"多吃青菜才能长高、不上火!"——孩子把碗推得更远

"作业写完才能玩哈!"——孩子磨蹭到半夜……

同为妈妈,看完这位朋友的留言,除了感觉这些话真是特别熟悉之外,更是觉得特别憋屈:明明是为娃好,怎么就跟对牛弹琴似的呢?

一:真相

原来孩子根本"听不见"大道理

为啥咱苦口婆心的道理,在孩子那儿都成了"耳旁风"?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根本"听不见"大道理,哈哈。

有研究显示,大人跟孩子说话时,孩子能够感知到的信息:

• 55%的信息来自父母的凝视和肢体语言(比如叉腰、瞪眼)

• 38%来自父母的"河东狮吼"(语气、音量)

• 真正的大道理?只占7%。

这不就相当于你在这边激情演讲,孩子戴着降噪耳机还蒙着眼,能听进去那绝对是个“奇迹”。

二:孩子的小脑瓜里

装着"另一套逻辑"

另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于大人的“大道理”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1. 小屁孩的"神逻辑"

你会发现,12岁前的娃思考问题就两条:

• 会挨揍吗?

• 有糖吃吗?

你跟他说"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

大概率是没用,因为在他们脑海里压根儿就没有“将来”这个概念。

2. 青春期的"叛逆开关"

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更气人——你越说"为你好",他越觉得你在PUA他!

这还真不是故意跟你对着干,是人家大脑还没发育完呢,这么说吧,就跟个"半成品手机"似的,动不动就死机,嘿嘿。

三:这三招亲测有效,赶紧学起来!

其实说实话,面对这个问题,我有时候也很迷茫的,但最近用这几个办法还是有所成效的:

1. 先把"情感账户"存满

记住这个万能公式:5次夸+1次建议

• "今天作业写得比昨天快诶!"(竖起大拇指或者拍拍肩膀)

• "这道题居然做对了,厉害啊!"(惊喜脸)

• "你自己收拾书包啦?哎妈呀,好感动呀!"(捂心口,夸张表情)

…………

等“账户余额”充足了,再说:"要是明天能再快10分钟就更完美啦!"

2. 让现实来"打脸"

有时候说一百遍不如让孩子栽个跟头、撞个南墙:

• 熬夜打游戏?明天上学别喊困!

• 不穿外套?感冒了别哭唧唧!

(温馨提示:危险事项除外啊!)

3. 把"你应该"换成"你觉得"

试试这样说话:

• "玩太久手机会怎样呀?"(要给一个真诚发问脸)

• "你觉得几点前写完作业最合适?"(要给一个认真发问脸)

• "需要妈妈怎么提醒你会不炸毛?"(要给一个幽默发问脸)

最后再送大家一个"夸娃三明治"秘方:

1. 先夸:"哇!今天主动练琴了?"(惊喜)

2. 建议:"要是每天都能练会儿就更棒啦"(期待)

3. 再夸:"妈妈就知道你是个说到做到的好孩子!"(骄傲)

基本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会比“讲大道理”效果好太多。

写在最后

教育不是打辩论赛,非得争个对错。有时候咱们退一步,孩子反而能往前蹦跶一大步!不妨试试这些方法,万一比唠叨一百遍好使呢~一起加油呀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芸芸评育儿

芸芸评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