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下场比商鞅惨多了,死法令人毛骨悚然,但临终遗言却感动后人
在战国末期的秦国,有一个人的名字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他就是李斯,一个从楚国小吏一步步攀上权力巅峰,最终却落得身死族灭的悲剧人物。
李斯的崛起,是一个典型的“寒门逆袭”的故事。
他出生在楚国的一个普通家庭,年轻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据《史记》记载,李斯年轻时曾与同学韩非一起学习,两人常常讨论学问,但李斯却有着远超常人的志向。
李斯曾在厕所得见仓中鼠,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
李斯初入秦国时,正值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关键时刻。李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辩才,很快就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斯不仅参与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制定,还负责起草了《秦律》等重要法律文件。这些改革措施,巩固了秦朝的统治,也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李斯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在秦国的权力斗争中,李斯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李斯不仅要面对来自贵族集团的阻力,还要应对同僚的猜忌。
二、李斯与赵高的斗争李斯的悲剧命运,与其说是个人的失败,不如说是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在秦朝,权力斗争的残酷程度远超现代人的想象。
赵高,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原本是秦始皇的近臣。赵高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手段,逐渐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李斯作为丞相,自然成为了赵高眼中的威胁。
赵高深知,只有除掉李斯,才能彻底巩固自己的权力。于是,赵高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据《史记》记载,赵高先是伪造了一封“遗诏”,将李斯与反对派的罪名硬套在一起。
接着,赵高又安排亲信在秦始皇的陵墓中埋下伏笔,嫁祸给李斯。最终,李斯被陷害“谋反”,并被处以极刑。
三、五刑之下:李斯的最后时刻据《史记》记载,李斯被处以“五刑”,这是一种古代中国最残酷的刑罚。五刑包括墨、劓、刖、宫、大辟,分别是对人的面部、鼻子、双脚、生殖器和最终的腰斩。
在行刑的过程中,李斯被折磨得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尊严。李斯的面部被刺伤,鼻子被割掉,双脚被砍断,最后被阉割并腰斩。
整个过程长达数小时,而李斯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意识。据记载,行刑官为了让他更加痛苦,还不断地往他身上浇水,使其一直处于清醒状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斯说出了那句令后人感叹不已的遗言:“吾昔与高皇帝(秦始皇)共为政,今独为三族僇(lì),是皆生平所行无悔,死乃不痛快!”
四、李斯与商鞅的对比李斯的死,与商鞅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商鞅,这位同样因变法而闻名的改革家,也是车裂而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斯的死比商鞅更令人毛骨悚然。商鞅虽然被车裂而死,但这种刑罚毕竟是一次性的,而李斯却要承受五种刑罚的叠加,每一刻都是一种煎熬。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斯的遗产是复杂的。
他推行的法家思想,虽然在当时被视为“暴政”,但也为秦朝的统一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的改革措施,如“书同文、车同轨”,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也为后世中国社会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