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鬼思维毁了多少人?用佛学打造个人IP的四个境界。
25岁时候有人找我做项目,我拒绝了,理由是没什么人脉资源。
转眼十年过去了,我有了很多资源,也带过不少四十岁、五十岁的人,他们也没人脉资源。
很多人说年纪太小认识人少,做社交驱动的业务比较难。在我看来,年纪与人脉资源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跟意识形态有关系。
就说IP这个事吧,有的人四五十岁在圈子里影响力平平,有的人十几二十岁粉丝百万。
PART 01
人脉资源=流动的能量场
人脉资源这个词,放大了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再放大就是IP——是你不在房间里时别人背后怎么评价你。
影响力正向度越高,影响力越强;评价垂直度越垂,影响力越深。
怎么做才能从「资源匮乏者」到「资源创造者」的意识形态转变?
25岁思维:把自己定位成需要「索取资源」的被动角色,本质是传统社会教化的「资源有限论」。
35岁觉醒:资源是流动的能量场,真正的资源创造者懂得用价值输出替代人脉索取。
佛教哲学中,把世界比做巨大的因果银行,存什么得什么,就是业。存善心善行,就会得到正反馈,这种做好事的行为叫布施,有四重境界:
01:财布施
表层:物质财富的给予(金钱、物品、资源)
深层:破除「我执」的修行——当一个人能将自己视为「财富管道」而非「财富占有者」,就触达了《金刚经》说的「无住相布施」。
用给钱给物的方式建立人们对财富正确的认知:请客吃饭、送人礼物、捐款救助、将喝咖啡的钱省下来帮助贫困大学生,都算财布施。
这是获取人脉和影响力的初级阶段。
02:法布施
表层:知识/智慧的传授(教育、咨询、经验分享)
深层:对抗「知识垄断」的觉醒——《维摩诘经》强调「法施之胜财施百倍」,因智慧能破除根本无明。
将自己的实战经验、商业洞察、生活认知分类整理,发到朋友圈、抖音、小红书,帮助更多人实现人生目的。这是初级IP要做的重点,也是自媒体时代很多人有所成就的关键。
03:无畏布施
表层:消除他人恐惧(心理支持、安全保障)
深层:对「众生一体」的实证——当你安抚他人焦虑时,本质上在消解集体潜意识的恐惧业力。
现在社会真正阻碍人进步的,大多是不自信和缺乏勇气。小到一句鼓励,大到建立赋能场域:
微商直销用普通人成功案例消除恐惧
社群通过分享经验实现资源链接
呈现成功案例破除行动障碍
这些都是无畏布施的实战应用。
04:空性布施
超越「施者-受者-施物」的三元对立,在精神上引领世人超脱。老子、孔子、佛祖、耶稣的行为本质都是空性布施。这点咱们普通人做不到,不过多解读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