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电影圈:《哪吒2》爆火背后,行业喜忧参半的众生相

西西不茜茜 1周前 (05-08) 阅读数 18 #娱乐

2025年电影圈的开年大戏,比银幕上还精彩!春节档一部《哪吒2》横扫票房,直接把光线传媒送上“印钞机”宝座,单季度狂揽20亿净利润。可另一边,老牌巨头博纳影业却亏得脸都绿了,9.55亿的窟窿让人捏把汗。这年头,电影公司能不能翻身,全看有没有抱住《哪吒2》的大腿……

Part 1 影院公司集体回血:卖爆米花的都比拍电影的赚得多

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影院老板们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春节档95亿票房打底,三个月总票房冲到244亿,比去年涨了近一半。最乐呵的就是万达、横店这些影院大户——片子是不是自家拍的不要紧,只要观众进门,爆米花可乐照样卖到飞起。

万达电影成了最大赢家,8.3亿净利润比去年翻了一倍多。要知道去年他们还亏着9.4亿呢!秘诀很简单:少花钱多办事。今年不光把可乐薯片的毛利提高了13%,还砍掉35%的销售费用。更聪明的是,他们押中了《唐探1900》和《熊出没》这两棵摇钱树,光是投资分红就赚得盆满钵满。

横店影视也不差,3.4亿净利润直接把去年全年的亏损填平。他们的影院票房增速比万达还猛,55%的涨幅跑赢了大盘。更关键的是,这家公司早就不甘心只当“放电影的”,这几年投的《人生大事》《小小的我》全是黑马。春节档《射雕英雄传》他们也有份参投,这眼光比很多专业制片公司都毒辣。

就连去年还在哭穷的金逸影视、幸福蓝海,今年都扬眉吐气了。一个利润暴涨493%,一个增长694%,说白了就是四个字:坐地收钱。上海电影更精明,靠着IP衍生品和版权运营,6527万净利润里估计一半都是“躺赚”。

Part 2 电影公司生死局:押对宝吃撑,押错宝要命

比起下游影院的集体狂欢,上游制片公司简直是“赌命”。光线传媒凭《哪吒2》独吞20亿利润,而博纳、中影这些老江湖却亏得找不着北——行业分化从来没见过这么狠的!

光线传媒现在走路都带风。29.75亿营收里,《哪吒2》的票房分账占了大头。更可怕的是,这片子到现在还没下映,后续还有海外票房、联名商品、视频网站版权这些“长期饭票”。难怪股民都说:“哪吒踩的不是风火轮,是印钞机!”

可隔壁博纳影业就惨了。《蛟龙行动》春节档只捞了3.9亿票房,直接导致9.55亿亏损,创下四年最差纪录。其实他们家的《红海行动》当年也是爆款,但这次续集玩砸了。现在博纳手里还攥着《传说》《红楼梦》这些积压片,再扑街的话,怕是连于冬都要去直播带货了。

中影这次也阴沟翻船。虽然参投的《唐探》《熊出没》都赚钱,但主控的《射雕英雄传》票房才6.88亿,连成本都没收回来。1.4亿的亏损背后,暴露的是国企“广撒网”策略的风险——7部片子里5部扑街,再厚的家底也扛不住。

最让人唏嘘的是华谊兄弟。王中军兄弟折腾七年,今年一季度总算账面上盈利1976万。可仔细一看,扣掉卖资产这些“歪门邪道”,实际还是亏了2754万。现在他们连春节档都不敢进,只能拍些小成本片苟着,当年的“民营影业一哥”算是彻底掉队了。

Part 3 行业真相:一部哪吒救不了中国电影

看着光线赚20亿的风光,很多人忘了电影圈还有个残酷规律:爆款靠运气,常态靠实力。今年一季度全国244亿票房里,《哪吒2》一部就占了近80亿,其他几百部片子全在喝西北风。

万达高管私下说过:“现在行业就像赌石,切开是翡翠就暴富,是石头就破产。”这话虽然难听,但看看数据就知道——北京文化押注《封神第二部》血亏2.18亿,博纳的《蛟龙行动》连水花都没溅起来。

更麻烦的是,年轻人现在宁愿刷短视频也不进影院。春节档之后,三四月份票房断崖式下跌,好多影院又开始裁員。一位院线经理吐槽:“《哪吒2》下映那天,我们员工集体叹气——接下来又得靠19.9元特价票骗观众了。”

说到底,电影行业不能总指望“神仙打架”。光线老板王长田倒是清醒,他在财报会上说:“《哪吒2》的成功掩盖不了行业困境,如果每年就一两部能赚钱,迟早大家全完蛋。”这话说得实在,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明年还能再出一个哪吒。

结语

2025年的电影圈,有人靠一部片子赚够十年本钱,有人砸锅卖铁也凑不齐下部戏的投资。但老百姓才不管这些,我们只关心:什么时候能再出一部值得全家熬夜排队的好电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西西不茜茜

西西不茜茜

娱乐事,各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