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军事能力其实很一般,只是靠裙带关系上位呢?低估了

兜兜历史迷 3个月前 (02-13) 阅读数 488 #历史

霍去病一路势如破竹的砍杀,或多或少得益于卫青在正面硬刚匈奴主力,得益于卫青扭转汉匈对战的士气,卫青之后汉军不在怕匈奴了;得益于卫青革新战法战术,卫青之后,汉军骑兵运用穿插,迂回,包抄等骑兵战术炉火纯青,跟匈奴以骑对骑不落下风,卫青之前的汉军骑兵跟骑在马上的步兵没啥区别

得益于卫青收复失地,俘获数百上千万牛羊马匹,改良马种,建设马场,培育马匹骑兵,卫青之后,汉军真真正正的能够组建大规模骑兵远征!可以说,卫青之后汉军将领们(包括霍去病)对匈战争取得的成绩,卫青要占一小半的功劳,卫青打下的基础太好了,相当于把汉军改造了一遍!

卫青的性格只能说明他脾气好。战争胜利靠的是指挥能力和谋略。卫青有基本的谋略,能发挥好部队的战斗力。李广个人勇武不在话下,但军纪不严。指挥作战只知道带头冲锋,不知道发挥下属的能力。所以老是打败战。汉武帝不用他是对的,元帅绝不要仅仅只是自己勇敢,要敢于发挥手下的能力。并且匹配合适的对手。

元帅要正确估计敌人和自己人的战斗力,每一次的派遣都要让我方战力占上峰。如果没有胜算,就要准备后续援兵,如果还不能胜,就要选择险要地形,做好防御接应我方的败军。如果只是一股脑的冲锋,失败了也不能稳定阵脚,没有通盘考虑,这样的人做不了将军。

并且在那个时代司马迁看不上卫霍很正常,一个马奴一个私生子,而且汉朝外戚的问题一直很严重,汉初的诸吕之乱,西汉未甚至被王家篡位,但是司马迁对于卫霍的功绩一点没少记录,就凭这些功绩后世有几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其实李广是世家子,司马迁也是同一阶层,而且司马迁对汉武很多的用人和军事行动持反对态度,美化一点李广也是正常。卫青由于出身低微,历史评价偏低,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汉武时期对匈奴的由守转攻,卫青是军事上第一功臣。

司马迁笔下的大汉朝庭关系很有意思:刘邦被说成是其母和龙私通的私生子。汉文帝母亲先跟魏豹,然后才跟了刘邦,汉武帝母亲先跟人生了一个女儿,又跟汉景帝刘启生了武帝刘彻,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是私生子,随母姓,汉武帝小姨子的儿子霍去病是私生子,20多岁才和父亲相认。卫霍以外戚私生子身份,却立下了不世大功。

卫青放在中国古代史上都算为数不多的名将,人家突出一个字就是稳,多么复杂的局面都能处理的有条不紊,什么场面都能稳得住,让人放心!这还不牛逼,那估计就没有牛逼的了!

评论列表
  •   风的记忆  发布于 2025-03-31 12:55:06  回复该评论
    卫青不会打仗,那谁会打仗?龙城战役,其余各路都败,唯有他一路连战连捷,虽然飞将军李广名声大,能从从敌营中夺马儿逃出,也只能说武力值不错,但是带兵打仗这块还得看卫青
  •   ご沉默菋噵ご  发布于 2025-05-09 15:40:20  回复该评论
    卫青也是从带1万兵马开始的,直接到龙城,那可是霍去病的前辈,而且卫青那时候了没有大军压阵,霍去病有着卫青兜底呢,你不知道只会越多的兵马越牛逼?大汉朝可以没有霍去病,不能没有卫青,要不是有卫青汉武帝想干匈奴真的是凶多吉少呢,整不好就是好大喜功[笑着哭]
  •   暗黑系呆莉  发布于 2025-03-19 09:50:26  回复该评论
    卫青还好,一般是大兵团正面作战。汉代穿插战应该还是霍去病开始的。李广嘛,擅长的是小规模游击战和反袭扰战。当然马战核心还是要马镫的发明
  •   倪组富  发布于 2025-05-10 22:08:46  回复该评论
    汉朝的家底儿被卫霍挥霍一空,后来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星夜如昨  发布于 2025-05-08 22:00:40  回复该评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大汉长城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
  •   深哥  发布于 2025-03-20 15:24:58  回复该评论
    卫霍为大汉王朝立下千秋万世的功勋!卫霍亡,汉武暮!
  •   倪组富  发布于 2025-05-10 22:07:46  回复该评论
    卫霍挥霍了一个亿,拿下了一个100万的大项目[呲牙笑]
  •   红蜘蛛  发布于 2025-03-27 23:03:58  回复该评论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只在卫青霍去病时期赢过,无论卫霍之前的王印李广还是卫霍之后的李广利赵破奴李陵,都是送人头的。
  •   暗黑系呆莉  发布于 2025-05-09 16:16:34  回复该评论
    带1w已经很多了好吧,李广打了多少年仗才混到带一万的兵力。卫青上来就带一万已经是皇帝厚爱了。而且龙城之战基本上算是捡漏行为。后期卫青作为大将军统率诸军对抗单于都是大兵团正面作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兜兜历史迷

兜兜历史迷

识历史,学知识。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