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伟大奇女子的勇气与智慧
汉宣帝刚当上皇帝那会儿,北方的匈奴倒是安分了一些。原来这帮游牧汉子玩起了大乱斗,五个部落首领都争着当“老大”打得不可开交。其中有个叫呼韩邪的单于脑子活络,想着要是能拉汉朝当靠山,收拾其他几个单于不是手到擒来?于是他亲自带着厚礼跑到长安,把汉宣帝哄得眉开眼笑。汉宣帝二话不说,立马派了俩将军带着一万精兵给他撑腰,还送了很多粮食。
到了公元前49年秋,汉宣帝两腿一蹬走了,他儿子汉元帝刘奭接了班。这时候呼韩邪单于已经收拾了其他四个竞争者,稳稳当上了匈奴老大。这老哥倒讲信用,年年都给长安送皮草骏马,跟汉朝处得跟亲戚似的。
公元前33年腊月,长安城飘着鹅毛大雪。呼韩邪单于又带着车队进城了,这次他当着汉元帝的面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陛下,给个媳妇吧!”要说起和亲这茬儿,还得从汉高祖刘邦那会儿说起。当年匈奴骑脸输出,汉朝怂得不行,可皇家就吕后一个宝贝闺女,哪舍得往苦寒地送?最后挑了个宫女冒充公主,哭哭啼啼地送出了关。如今风水轮流转,汉朝经过几代人休养生息,国库里粮谷满仓、兵强马壮。眼瞅着匈奴实力大不如前,那边又是饥荒又是雪灾,呼韩邪单于这次倒是主动示好,汉元帝琢磨着:反正后宫里姑娘多得是,挑个顺眼的打发了得了。
这天太监在宫里扯着嗓子喊:“哪位小主愿意去北边当娘娘啊?”宫女们眼睛都亮了,总算能离开这黄金牢笼!可等听清是要远去漠北嫁给匈奴人,个个又缩着脖子装没听见。汉元帝急得直跺脚,这要是没人应承,皇上和单于都得丢面子,搞不好两边又要开战。
就在这节骨眼上,冷不丁冒出个脆生生的声音:“奴婢愿往!”众人循声望去,竟是三年前入宫的王昭君。御林军赶紧把她带往殿前。这姑娘打小就聪明,琴棋书画样样拿手,长得也非常漂亮,十里八乡都夸她是仙女下凡。三年前选秀进的宫,但是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相传汉元帝是通过画像来观看秀女,很多秀女为了让画中的自己能漂亮一点,偷偷的贿赂画师,但是王昭君不肯给画师塞红包,结果画像被画成眯眼歪嘴,反正就是画的丑。所以皇帝没发现王昭君的美貌。不过昭君倒不在乎,整日抱着琵琶教宫女们弹曲子。当汉元帝在着急找不到去匈奴的人选时,她知道匈奴和亲对汉朝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没人肯去,那就自己去吧。
汉元帝龙颜大悦,让人准备嫁妆,绫罗绸缎、金银器皿堆了二十车。出嫁那天长安城万人空巷,只见昭君穿着红艳艳的嫁衣,顶着满头珠翠,美得跟画里走出来似的。昭君坐在凤辇上,悄悄掀开帘子望向城门,这一别,怕是此生再难见中原了。呼韩邪单于看过王昭君后,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乐得胡子直颤,当场发誓要当汉朝的乖弟弟。
等到了匈奴地界,迎接的队伍浩浩荡荡,牧民们载歌载舞,比过年还热闹。呼韩邪单于当众封她“宁胡阏氏”,意思就是她给匈奴带来了安宁和平。
昭君嫁入匈奴后,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两国和睦相处,边境城镇贸易往来不断,一派和谐的景象。后来呼韩邪单于过世,按习俗王昭君嫁给了新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昭君参与了匈奴的政治,在汉朝和匈奴之间调节关系,促进和平。
汉元帝也没亏待王家,把王昭君兄弟接到长安当官,还特意准她两个闺女进宫陪皇后解闷。后世说书人提起这事,总要夸句:“宁胡阏氏一顶轿,换得边塞六十年太平!”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们敬佩她远离故乡,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定而做出的贡献,使得胡汉百姓得到了一段暂时安稳的环境,带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团结了两国人民的感情,促进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