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力推国足重建,两教练争帅位,留洋能成崛起关键?
中球,永远是让人五味杂陈的存在。U22四国赛上拿了个冠军,还赢了韩国,这消息一出,朋友圈都炸了。要知道,“恐韩症”这三个字,简直是中球挥之不去的魔咒。
但,一场胜利就能代表中球要崛起了?恐怕没那么简单。说实话,赢一场韩国U22固然提气,但别忘了,这只是个邀请赛。对手是不是派出了最强阵容?咱们自己的U22又到了什么水平?
这些都得打个问号。就像一个平时考试不及格的人,突然考了个及格,就觉得能上清华了?理性点,兄弟们。这次U22的西班牙教练安东尼奥,还有U18的久尔杰维奇,俩人都有可能竞争未来U23国奥队的主帅位置。这事儿吧,看着挺好,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是不是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咱们自己就找不到一个能服众的教练吗?当然,外教也不是万能的。他们对中球的了解,终究还是隔了一层。更何况,足球这东西,光靠教练是不行的,还得看球员。
说到球员,足协现在打算搞留洋计划,鼓励年轻球员去欧洲、日韩联赛闯荡。这绝对是个好事儿。看看日韩足球,人家能在世界杯上踢出名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大量的球员在欧洲联赛效力。但问题来了,留洋不是镀金。去了国外,能不能踢上球?
能不能适应那边的生活和训练?这些都是挑战。别到时候,钱没少花,人没练出来,那就尴尬了。而且,就算咱们的球员都去了欧洲,就能保证中球一定能崛起吗?也未必。
足球是个整体,需要完善的青训体系、健康的联赛环境、以及专业的管理团队。光靠几个留洋球员,是撑不起整个中球的。现在,足协把宝押在05、06年龄段的球员身上,想让他们去冲击2028年奥运会。王钰栋、蒯纪闻、依木兰这些名字,听起来挺有希望的。但他们能不能成长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足球这行,变数太多了。说白了,中球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耐心、需要投入、更需要脚踏实地。光喊口号、搞运动式改革,是没用的。当我们热切期盼2030年世界杯时,也应该冷静下来想想,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仅仅靠一纸蓝图,就能让中球在亚洲崛起?就能圆梦世界杯?恐怕,我们还需要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就像这次U22夺冠一样,它可能只是漫漫长夜里的一颗星星,微弱但闪亮。但要让这颗星星变成照亮中球未来的火炬,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别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也别轻易放弃希望。毕竟,中球,承载着太多人的期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