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不设立重庆证交所,成渝两地的金融中心梦还得再等等

数据读城 4天前 阅读数 370 #财经

今年早些时候,重庆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有了新进度,顶层设计明确回应暂不设立。消息一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于按下了减速键,重庆显然不那么开心,那么成都呢?

证交所难定,谁更急?

自打2020年重庆被顶层设计赋予打造西部金融中心重任,并且明确西部金融中心是以重庆为主、成都为辅,重庆证交所的设想和建议就在官方和民间传了好多年。毕竟,证交所是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一旦拥有,至少就在配置上拥有了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平级的资格,在城市功能上也可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提升所在城市及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与行业话语权。

这对于一直在畅想成为中国第五城的重庆和成都来说,意义重大——证交所一旦落地,就意味着所在城市成为了科技、产业、金融的综合性创新高地,实现了真正的多元化发展。此前重庆因为西部金融中心的定位,算是在名份上领先于成都,如今暂缓设立,自然两座城市的心态各不相同。

顶层设计持否定态度的理由相当直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实潜台词是:重庆,包括成都,金融业的体量和水平,确实离设立证交所还有一段距离,还得继续努力。往大里说,与长三角、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缺少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作为我国经济第四极,川渝两地在金融领域需要补强。

尽管短期内增设证交所无望,但重庆仍需将大量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激活创投生态、引育全国性金融机构等方面。作为制造业重镇,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的重庆一方面有着稳定的大规模资本投入,一方面创新性和成长性确实不高,重庆的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与杭州等城市相比颇为滞后,即便是对比成都,也难言优势。重庆的VC/PE投资案例,是远远落后其GDP排名与制造业排名的。

当然,成都也没必要嘲讽隔壁的兄弟,城市资金总量、上市公司数量、个税总收入等金融领域的重要指标,成都确实胜过重庆一些,但为什么顶层设计不把成都列为西部金融中心呢?为了平衡两地差距的说法,属实牵强。相信这个,犹如相信:成都人喜欢打麻将,重庆人偏好炸金花,所以重庆的金融属性更强。

金融领域的成渝差别

业界调侃重庆的金融行业集中在贷款业务上,股权类业务较少,更偏向于“销售”而非“技术”,那么成都何尝不是如此?成都南边最好的写字楼里一度小贷公司成群,著名的“张哥,又来办贷款了哇?”可能是成都永远抹不掉的黑历史。

金融业和顶层设计有密切关系,成渝金融法院在重庆,且对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负责,成都只有办事处,说白了,高层调子就是要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前者必须干,后者配合干。

实际上引领着整个四川金融市场的成都,目标打造高科技金融城市,做梦都希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比如科技、金融、文娱,与锚定制造业中心闷头发展、偶尔抬头看大势的重庆相比,成都可能会困于制造业没有自我标榜的那么强大上。最简单的类比:同样都是打电话做销售泛滥,在重庆还能多个进厂打螺丝的选择呢。

金融业的发达,需要有要素流通的配套产业,我国还额外多一个标准——“可控性”,这一点上,成都或许更优,但重庆显然更稳。

目前来看,想要改变“西部没有金融中心,有的只是各大金融机构的网点”的局面,成渝两城都任重道远,渝蓉网友,还是先对金融中心祛魅吧。

评论列表
  •   xiang  发布于 2025-05-09 08:40:46  回复该评论
    把北交所搬到重庆即可,本身北交所设立就莫名其妙,疏解非首都职能同时走设立北交所[笑着哭]
  •   shugaung2015  发布于 2025-05-08 16:07:36  回复该评论
    金融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香港,重庆算个毛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