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监会主任的一天 | 爱“找茬”的何茂树
“后陈经验”村务监督
在武义其他村
是如何实践的?
记者来到熟溪街道端村,跟着主人公——端村村监会主任何茂树,寻找当中门道。
清晨的端村笼罩在薄雾中,溪水潺潺流淌,远处传来几声鸟鸣。早上8点,记者迎面撞见了正要出门的村监会主任何茂树。他脚步匆匆,今天的第一站是“幸福河湖”建设工地。
这条端溪,承载着全村人的期盼。何茂树介绍,端溪泄洪能力有限,每到汛期,村民们提心吊胆,特别是多年前曾引发过洪水,淹没了溪边房屋。这经历让村民们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何茂树曾做过工程项目,是工程行家。去年“幸福河湖”项目开工后,这位“工程行家”便多了一个习惯——每天雷打不动到工地“挑刺”。量尺寸、核图纸、查材料,他说,监督不是走过场,眼里容不得一粒沙。
看着何茂树每天来巡视,监督管理这阵风也吹到了普通村民身上。就在我们往上游走的途中,村民李增严给他打来了电话。耄耋之年的村民李爷爷自打项目开工以来,时刻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隔三岔五到溪边走走看看。
这几天,他发现河道较窄一处的施工不太合理,如处理不好,会影响下流泄洪能力。李爷爷担心自己的判断不准确,也无法给出专业建议,于是把情况告诉何茂树。现场,他们与施工队负责人详细查看地形和施工图纸,在溪边来回踱步。面对村监委和村民的“找茬”,施工队负责人王福星红了脸。
问题不隔夜!何茂树转头联系村支书周柳月,村两委火速开会。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上报水务局!”“请专家复核!”……最终方案敲定,何茂树长舒一口气:“监督不是‘找麻烦’,是为把事办踏实!”
跟拍一天,记者见识了这位“找茬主任”的较真劲儿——查账本,他盯着20元的办公用品发票追问:“这笔钱花哪儿了?”巡村巷,村民跟他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一些破凳子,他立马前往查看并答应:“明天就修,我跟村里商量,再添新的!”抓公开,村务栏中工程招标、宅基地分配、医保支出……每一笔账都晒在阳光下。
从“找茬”到“改善”
端村用20年写下答案
村集体收入
从10万跃至900万
厂房 农贸市场
遍地开花
而何茂树的脚步从未停歇——监督、协商、改进,循环往复。“后陈经验”的星火,也正是在这样的“找茬”“较真”中燎原。当每一粒“沙”都被重视,每一步“挑刺”都化作信任,村务监督之路便越走越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