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圆桌骑士》为什么叫王子复仇记?这些别称足足骗了我30年

老男孩蕾玲 7天前 阅读数 208 #游戏

这是蕾玲编辑部的第1108篇原创文章

街机游戏《圆桌骑士(圆桌武士)》,也叫《亚瑟王》,有些小伙伴把它叫做“三剑客”,或者形象地称呼为“刀剑斧”的,最离谱的还有叫《王子复仇记》的。

这些五花八门的别名,既折射出大家对游戏的不同理解,也显示出街机《圆桌骑士》游戏本身丰富的文化元素与角色设定。那么这款欧洲中世纪风格的游戏究竟讲述了什么故事呢?今天就让小编在@老男孩蕾铃 给大家细细道来。

《圆桌骑士》英文名称《Knights of the Round》,可见这个最广为流传的翻译并没有太大问题。所谓圆桌骑士来源于一则欧洲传说,相传在一次复活节宴会上,各路贵族因座次争执而陷入混乱。

为解此困局,一名名叫梅林的人提议制作一张既无头亦无尾的大圆桌,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入座,由此诞生了圆桌骑士的美名。

圆桌不仅象征着骑士们之间的平等、尊重和友爱,更承载了后来所衍生出的骑士精神。

至于这款由CAPCOM于1991年推出的横版清版动作游戏,则是以亚瑟王传说为蓝本进行改编的。

游戏开场便以亚瑟王拔出石中剑的经典场景震撼亮相,随着大法师梅林的指引,玩家将操控亚瑟王与其他两位传奇骑士——兰斯洛特与珀西瓦里,踏上寻找圣杯、拯救乱世的冒险征程,所谓”亚瑟王“别称正是由此而来。

虽然《圆桌骑士》的背景为欧洲中世纪,但在设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魔改与文化融合,像是敌兵铠甲中14世纪德国板甲与亨利八世鸭嘴盔的混用,BOSS设计中北欧狂战士与东瀛忍者的并存,乃至最终战机械机甲的蒸汽朋克幻想,都彰显着游戏在传说基础上添加亿点点主观创作的独特魅力。

至于当年街机厅流行的“三剑客”“刀剑斧”等别名,则是来源于游戏中的角色设定与他们的代表武器。

亚瑟王手持王者之剑,攻守兼备,升级后身披全覆盖板甲,尽显王者风范。

兰斯洛特以速度见长,快刀如风,其原型扑克牌梅花J的身份与法兰西传奇骑士的背景,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珀西瓦里则以巨斧为武器,虽然攻击距离较短但攻击力惊人,其唯一可奔跑冲刺攻击的特性让很多玩家对其情有独钟。

三位角色鲜明的设定形象,使得《圆桌骑士》“三剑客”与“刀剑斧”的叫法流传甚广。

除了角色与武器的多样性,街机《圆桌骑士》关卡设计与BOSS战也是一大亮点。从战火纷飞的村庄到南方草原的激战,从城堡攻防的惊心动魄到野蛮人领地的生死搏杀,每一关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至于BOSS战更是将游戏的紧张刺激推向高潮,无论是巨斧战士斯考恩的谜样身份,还是双剑骑士巴尔福德的飘逸身姿,亦或是北欧狂战士巴尔巴斯的野蛮冲击,都考验着玩家的操作与策略。

至于这款游戏最离谱且又最广为流传的别称《王子复仇记》,可能是因为兰斯洛特金发碧眼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而且他还是首选角色,每当看见他重斩时刀风如虹,都让当年的玩家无从怀疑其主角光环。

然后直到多年后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游戏既没有王子也没有复仇,大家应该都被这个《哈姆雷特》的借名骗了足足三十多年。而且这游戏真正的核心角色也并非那位光鲜亮丽的金发骑士,而是C位的那位总被玩家忽略了的胡子大叔亚瑟王,先入为主的判断也是要不得的。

除了以上提到的名称,这款经典的街机游戏应该还有不少的小众称呼,不知你小时候都叫《圆桌骑士》什么名字呢,你又有哪些有趣的游戏回忆?评论区留言交流哦!

作者:诺亚主机(20后游戏编辑)

编辑:小雷

评论列表
  •   冰雨  发布于 2025-05-10 23:10:49  回复该评论
    小时候玩最爱选王子,最恨选中间那位,因为发重刀太慢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老男孩蕾玲

老男孩蕾玲

主业发广告的,副业专门研究各种怀旧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