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后果!美彻底撕下了“遮羞布”,倪光南果然有远见
华为近几年遭遇的芯片事件,以及这段时间俄市场的处境,可谓是彻底打破了“技术无国界”这个伪命题。从老美实施的一系列制裁举动中不难看出,企业是有国籍的,当核心技术为谁所用之时,它满是民族烙印。
另外,或许大家也都发现了,与美为伍的这些外企,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几乎没有自由选择市场的余地,往往会因为没有主动权而被迫承受相应的损失。可即便是多次“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却仍有很多外企挤破头的要去美市场发展。
比如台积电和三星,在明知美国昂贵的人工物料成本不适合代工产业发展的情况下,仍先后接受了赴美建厂的邀请。更离谱的是,这两家外企还“争宠”,对比着看谁在美半导体市场投资力度更大、建厂更多。
但与虎谋皮、焉有其利?近日,美传出了新动作,主要针对的就是赴美投资建厂的两家韩国新能源电池巨头企业。
据外媒3月28日报道消息显示,韩国电池厂商LG公司在赴美投资之后,与它合作的美国通用公司却以确认电池安全性为由,要求LG交出相关的技术实验数据资料。
无独有偶,另一家韩国企业SK旗下的SKOn电池厂商,在赴美投资建厂并与福特展开合作后,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福特要求共享SKOn有关于电池密度的技术信息。
但不管是实验数据资料或者是电池密度技术信息,都是新能源电池厂商们最宝贵的东西。一旦这些技术被共享或公开,那么这两家韩企将会面临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深耕多年才打拼出来的市场地位,甚至也可能会因此而失去。
不难猜测,通用和福特这两家美企之所以会这么做,除了自身在新能源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之外,估计也是得到了上边的授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是彻底撕下了“遮羞布”!面对让其眼馋的尖端核心技术,它已经从原来的“巧取”变成了如今的“明抢豪夺”。
这就是后果!对这两家赴美建厂投资的韩国电池巨头而言,如果共享核心技术,其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免不了的;可如果拒绝共享,老美在自己的地盘上随便修改规则就能收拾了它们,这些外企无异于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且毫无还手的机会。
现在看来,倪光南果然有远见。这位老院士的提醒,在一定程度上让两大中企坚定了拒不赴美建厂的信念,从而避免了韩国企业现阶段的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
要知道,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和韩国的电池产业是最先进的。而意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苹果公司,其首选的合作对象就是我国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为了能达到目的,苹果公司不仅多次传达出浓厚的合作兴趣,而且还登门拜访、以示“诚意”。
当时在外界看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虽是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佼佼者,并不会为缺少订单而发愁,但面对不差钱的苹果公司这块“蛋糕”,也没有理由去拒绝,毕竟企业的本质就是为了盈利,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可没想到的是,苹果提出的一项要求却引起了国内市场的高度重视,它想要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并在美国建厂,以便更好的为苹果公司做服务。
对于这样的情况,倪光南院士在第一时间就发出警告,美国是不可靠的,我们的企业绝不能只贪图眼前的小利,眼光要放长远些,如果盲目跟随美企的脚步,未来将会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庆幸的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本就是有骨气的中企,又有倪光南等业内人士的呼吁,他们在权衡利弊之后,一口回绝了苹果公司的“好意”。
而面对美企想要花钱买我国电池技术和车规级芯片的举动,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更是明确表态:不卖外国!
这不只是为了给备受老美打压的华为等中企出口气,更是因为倪光南院士不止一次地强调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既要做到“手中有粮”,也必须要未雨绸缪地防范着技术成果被“窃取”的隐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