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中欧关系大升温,欧洲对华态度出现剧烈转变 ​

万视观察 6小时前 阅读数 24 #推荐

据央视新闻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近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方已同欧洲议会相互取消交往限制,可否证实?发言人表示,过去几年,中欧立法机构交往,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出现了一些波折。当前形势下,双方都认为中欧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我们相信并期待随着中欧全面恢复立法机构的交往,双方的交流和理解将更加深入,这将为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欧贸易集装箱(资料图)

2021年3月,欧盟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中国官员和实体实施制裁,中国随即反制,冻结中欧投资协定并制裁欧洲议会部分议员及机构。此举直接导致中欧高层对话中断,双方关系跌入低谷。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被列入中方制裁名单后,立法机构交往陷入停滞,中欧经贸合作虽未完全脱轨,但政治互信严重受损。四年来,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审查亦趋严。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加紧对华遏制,要求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选边站”,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战略焦虑。

由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政府态度的转变,欧洲对中国的态度明显趋于强硬,但目前布鲁塞尔必须做出调整,以创造一个可预测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尽管欧盟与中国在电动汽车和乳制品等领域存在争议,但欧盟仍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与美国的分歧升级,欧盟和中国就必须缓和紧张关系,避免同时发生两场如此大规模的贸易冲突。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各个层面对欧盟大肆抨击,有可能打破传统的做法和平衡。欧盟需要通过加强自主性和做出新的判断。

中欧列车(资料图)

当前形势下,特朗普面向全球挑起关税战,还对盟友越来越苛刻:施压盟友,吸血盟友,还要欧洲自己承担防务问题,这就导致美欧关系出现了裂缝,欧洲开始审视与中美之间的关系,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中美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既然美欧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欧盟自然要抓紧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否则欧盟的处境会越来越被动。多重因素下,欧洲的对华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处处跟随美国针对中国,逐渐摆脱美国的影响,开始寻求与中国扩大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今年中欧之间有很多重要议程。中方欢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适时联袂来华举行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还将举行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高层对话。从今天起,双方将先后举办4场庆祝建交的高规格招待会,以及经贸、文化、青年、体育、学术等领域系列活动。在中欧建交50周年这一承上启下的重要时间点,中方期待欧方同中方一道,秉持建交初心,坚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妥处分歧差异,推动中欧关系继往开来。

中国光纤制造(资料图)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上月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分别会见了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法国央行行长德加洛、英格兰银行行长贝利、欧盟委员会经济和生产力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以及欧盟委员会金融服务、储蓄和投资联盟委员阿尔布开克,就全球和中欧经济金融形势、深化双边务实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还有,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近日在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全球约3000家参展商在19个展厅和一个室外展区展示面向未来能源行业的最新创新和解决方案。中国共有约850家企业参展。多名德国行业专业人士表示,欧洲能源转型离不开中国。被认为主导欧盟电池旗舰项目的瑞典电池巨头“北伏电池”的破产就是一次教训。他们认为,中国在光伏、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建立了一条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价值链,具备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万视观察

万视观察

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