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中专生三战考研上岸:一位父亲的“不认输”人生

齐鲁晚报 1周前 (05-02) 阅读数 48 #推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蹇悦

凌晨5点半,济南的天微微亮,田运良已经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高等数学课本。这样的场景,在他过去三年里重复了1000多个日夜。今年4月8日,46岁的他终于等到了齐鲁工业大学金融专硕的拟录取通知。这条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网友感叹:“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田运良备考所翻看过的专业书。

时间回到2000年,田运良从济南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彼时的他,还是从山东菏泽农村走出来的少年,第一次踏入“大城市”济南,“认知被彻底颠覆了”。中专毕业后,他进入社会打拼,从基层工人一步步成长为一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然而,公司经营多年后陷入瓶颈,“考研对我来说是刚需,我想要学以致用”。

2021年,田运良拿到函授大专毕业证,次年毅然决定考研。彼时,他的女儿刚升入高一,正是学业关键期。“我想弥补没上过大学的遗憾,更想给女儿做个榜样。”田运良说。

考研对田运良而言,是一场近乎“自虐”的挑战。数学和英语是两座大山——他从未接触过高数,英语也荒废了20多年。翻开高数课本时,“符号都看不懂”,他只能从最基础的公式逐页“死磕”。英语单词几乎全忘光,他硬是靠背熟范文“磨”出了语感。

作为公司负责人,田运良白天处理业务,晚上将所有空闲用于学习。“凌晨5点半起床学2小时,深夜11点半结束,日均学习5-6小时。”在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桌上,摞起的资料已经超过了他的身高。

这条路走得异常艰难:2022年首战失利,分数差了几十分。2023年二战,数学单科拖后腿,总分仅差12分。最崩溃的时刻,田运良想过放弃,但每当看到女儿努力学习的样子,他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我得做她的榜样。”

备考期间,田运良遭遇的不仅是学业压力,还有外界异样的眼光。2022年,他报名考研培训班,却被保安拦在门外:“家长不让进!”最后是老师亲自把他领进了教室。

为减少心理负担,田运良清晨最早到校,深夜最后离开,刻意避开人群吃饭,“尴尬,但这也成了动力。”

2024年12月,田运良第三次走进考场。这一次,他心态平和:“尽力就好,不留遗憾。”今年2月查分时,他颤抖着点开页面——343分,超国家线20分!那一刻,他知道1000个日夜的坚持与付出,值了。

“三年来,妻子默默承担了所有家务,没有家人,我撑不到今天。”田运良说,未来,他计划把专业知识学扎实,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和方向,“已收到录取通知书,期待全新的大学生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评论列表
  •   艺术PM2.5  发布于 2025-05-03 05:04:35  回复该评论
    我记得当年考博报考都有年龄限制,低于36岁,现在都取消了吗?
  •   太浪啊  发布于 2025-05-03 12:42:04  回复该评论
    我50多,做了半辈子会计。想去学针灸。实在拉不下脸。放弃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月水瓶  发布于 2025-05-05 11:48:50  回复该评论
    什么时候干什么事。要终生学习但是46了不是进校园读书的年龄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

山东省影响力最大的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