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不平衡 对电机稳定运行的影响

电机技术内参 3周前 (04-24) 阅读数 3 #科技

高速电机运行时,其旋转的转子能引起各种运行干扰,电机的转速越高影响就越大。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机械不平衡的影响,机械不平衡主要指由不可避免的制造精度或材料的不均匀、不对称而引起。

理想状态下,转子本体的轴线应与电机的主惯性轴完全重合,但缘于生产制造过程的偏差,两者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当两者不重合时,就会在轴承上产生不同程度的旋转力,这个力可能是由很小的偏差引起,但在很高转速下也能达到很大的数值。

从理论的推导可知,转速与重量直接决定了干扰的程度,体现在转子轴线相对于电机主惯性轴的偏离程度。

电机转子的结构及材料特征,导致电机运行过程中转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电机运行中转子体的不均匀温度,可能会导致轴产生少许弯曲,这种来源于热的不平衡,称为热不平衡。无论是机械不平衡还是热不平衡,最终对于轴承的影响是相同的。

这种在电机稳定运转状态下,在轴承上产生的径向方向并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旋转力,表象为电机的振动。因而,在电机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选择高品质的轴承。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电机的设计、生产制造控制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转子的制造质量水平、转子动平衡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等。

实际生产过程中,转子的铸造缺陷、转子绕组的设计和加工对称性,都对转子的平衡有较大影响;另外,较高的电机温升也会导致电机运行中出现振动增大的问题,即,有的电机出厂试验时振动值很小,但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振动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可能存在热不平衡问题,当然也不排除制造缺陷导致的物体脱落等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机技术内参

电机技术内参

为电机行业从业者提供专享资讯服务、政策解读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