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交火后,不到24小时,我国出重手了,打莫迪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大家还对印巴边境的又一次交火议论纷纷时,中国毫不犹豫地在关键时刻重拳出击。
再次让邻邦乃至全球政坛感慨,中国在关键时刻从不含糊!
而这次莫迪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中国的强势干预竟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印巴交火,可以说已成“熟悉的老剧本”,这两个南亚邻国的矛盾,除了边境的归属问题,还有深厚的民族、宗教和历史积怨,而这次冲突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
这块充满火药味的土地已经沦为印巴地缘争斗的代名词,事件起因双方依旧各执一词,印度指责巴基斯坦越境开火,巴基斯坦则反击称是印度先挑事儿,但结果清楚得很,双方的冲突不仅让当地居民生活再添波折,更可能引燃更大的地区不稳定,有人说这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
因为停了这么多年也没停下来,在这种局势下,最不愿看到局势升级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原因?中国不仅与印度有边境接壤,与巴基斯坦更是“铁哥们”,这种双重关系赋予了我们了解情况和促成和平的特殊角色,但中国这次的态度,没有仅仅停留在言辞上的呼吁。
而是马力全开、直接用行动表达了我们的立场,而这样的“行动”,又精准击中了印度最不愿看到的软肋,就在印巴交火不到24小时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项重要声明,措辞锐利,直接表明,中国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尽快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语气之中透露出的不只是“劝阻”而已。
在这则声明显示出姿态的同时,背后的部署早已开始,中国宣布了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和军事活动,与印度局势直接相关,第一步,“说到做到”的中国宣布与巴基斯坦继续推进重大经济合作项目,尤其是在中巴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上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在巴基斯坦推进的一项超级经济计划,也是“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它通过经济合作直接将中巴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印度对这一计划早已心存芥蒂,将其视为中国与巴基斯坦联手对自己的“战略挤压”。
而此次中国直接在印巴局势再度紧张的当下宣布进一步深化合作,难免让刚刚经历边境冲突的印度感到无比“头疼”,紧随其后的是第二步骤,军事上的精准布局,根据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军方随即在中印边境部分敏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综合军事演习,这些演习并非普通例行活动。
而是针对高海拔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提升,直接剑指中印争议地区,中国这一动作显然是对印度的一种明确信号,不论你在南边与巴基斯坦如何争斗,中国这边可不会让你占到便宜!关键在于,印度一直将中印边境视为自己的重中之重,而中方恰恰毫不犹豫地选在这个时机发出“警告”。
不仅展现了实力,更让莫迪政府在无形中背上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别忘了,此前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还让印度吃了大亏,这一刻,印度不可能不警觉,莫迪的麻烦还远不止这些,就在中国军事动作和重大声明的双重震慑之下,印度国内的反对声音也开始此起彼伏。
很多印度网友甚至公开质疑,为何印度的外交和边境政策总是让国家处于被动局面?有关莫迪政府的地缘战略是否值得反思的问题迅速占据了印度社交媒体的话题榜,需要指出的是,莫迪政府近年来事实上一直在狠抓对周边国家的“布局”,尤其是对中国,莫迪带着一份充满野心的“棋盘”。
从设法拉拢美国组建“印太战略联盟”,到试图利用技术保护措施压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印度的步伐看起来是带有明确方向的,但问题在于,“印太战略”不是铁板一块,美国的支持也不总是实心实意,而与中国较劲的经济后果更是一次次打了印度自己的脸,此次印巴冲突,中国的强势介入。
既是对当下局势的表态,也是对印度所有“不安分举动”的收敛警告,局势愈加复杂的背后,莫迪政府正在面对一个越来越尴尬的现实,印度的所谓战略自主,好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就在几周前,印度还在高调举办公共外交行动,大秀“全球多边领导力”。
但看看如今这般局面,不管是边境纠纷,还是经济合作,中国的力量都像一张“隐形大网”,牢牢覆盖在印度的行动轨迹之上,上天给的地理优势,也正成为印度绕不开的困局,说到底,此次印巴交火和中国的雷霆反应,其意义不仅停留于眼前,更为这一地区的未来发展留下了不少悬念。
中国在事件中的表现不仅展现了全球力量型大国的气场,也捍卫了地区和平稳定的大逻辑,与此同时,一众国际观察家也不得不承认,相较于印度好高骛远的“梦想蓝图”,中国的行动力和实际能力正一点点显露出强大优势,可以预见的是,印度未来在诸多领域,还可能继续与中国“较劲”。
但现实不会撒谎,无论军事、经济还是民族理论,中国早已以运筹帷幄的方式一步步掌握主动,而印度,则只能被动退守,就在此刻,这场看似寻常的印巴冲突,早已变成另一盘大棋局,而中国的每步棋,正在成为这场博弈的最响亮注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