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朗普政府的逻辑

风火狼烟 1个月前 (04-10) 阅读数 22 #推荐
前期回顾昨天提及,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Reciprocal Tariffs)是其在2025年重返白宫后推出的标志性贸易保护措施,核心是通过单边加征高额关税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以缩小美国贸易逆差并保护国内制造业。

基本关税细则包括以下:

基准关税: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加征10%基本关税(4月5日生效)。

差异化加征:对60个贸易逆差国追加税率(4月9日生效),例如中国34%、欧盟20%、越南46%。

例外条款:墨西哥、加拿大因《美墨加协定》豁免部分关税,部分战略物资(如药品)亦豁免。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累计关税达125%(叠加此前税率),涵盖电子产品、机械等。 东南亚转口贸易打击:越南、柬埔寨等国因承接中国产业链,被加征46%-49%关税。(其实,这么做确实有些许不地道。当初我们加入WTO条件之一制定劳动法,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有个班级排名的话,劳动法应该是类似与你们初中混得最差最差的那个学生地位一样。当然了,这个问题不能过多论述。)

2.特朗普的动因:

美元霸主地位通过美元环流机制得以维持,该体系以"输出-回流"为核心,形成自我强化的全球金融循环。①美元输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要求美国通过长期贸易逆差向世界输出流动性。例如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达9184亿美元,相当于通过进口商品向全球注入美元。这种"商品输入-美元流出"链条使得其他国家(尤其是制造业出口国)积累美元储备,如中国2024年贸易顺差达9921.6亿美元。②美元回流。各国美元储备需保值增值,被迫购买美债。截至2025年,外国持有美债规模超8万亿美元,占美债总量40%以上。这种“出口美元→回笼美元”机制使美国以极低成本融资。此外,还有美联储通过降息释放美元流动性,推动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如东南亚股市、拉美基建);加息则吸引美元回流,引发目标国资产价格暴跌。美联储在2022-2024年的加息周期中累计加息11次,利率从0-0.25%升至5.25%-5.5%,成功引导约10万亿美元回流美国,即使2024年9月美联储转向降息后,约1万亿美元保守型资金开始撤离美国,部分流向港股及A股(知乎预测)。但美元指数仍维持强势

削减贸易逆差:2024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达1.2万亿美元,特朗普认为逆差源于“不公平贸易规则”。

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2001年28.4%降至2023年17.4%,关税旨在保护钢铁、汽车等产业。我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出于安抚民众的一个说辞。

财政平衡:通过关税增加收入,弥补减税政策导致的财政缺口(2024年赤字1.83万亿美元)。我认为,这可能是特朗普最重要考量,联合马斯克的效率部门的工作和港口贸易等事件,特朗普政府欲重振美国雄风。

重构美元霸权:白宫经济顾问提出通过关税缓解“特里芬难题”,迫使贸易伙伴为使用美元支付成本。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与沙特的人民币石油结算协议(2024年占比升至18%)、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体系扩张,削弱美元垄断地位。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悖论,美元霸权"输出-回流"为核心的输出美元断掉的话,必然会破掉自己霸主地位。不过,这更像是美国的一次试探。

最新消息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宣布,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该政策主要针对未对美加征关税的国家(如越南等),而中国因已采取反制措施未被纳入豁免范围。

在这里可以看出,美国并不想摧毁全球的贸易秩序,从而打破自己的霸主地位。特朗普此次暂停关税的政策本质上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地位的策略工具,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奖罚分化”重塑国际规则主导权,同时缓解短期危机并为长期制衡中国奠定基础。

制造“经济人质效应”,同时孤立中国,强化“去中国化”

暂停关税覆盖75个未采取报复的国家(如韩国、东盟国家),将其列为“顺从者”,通过税率从34%降至10%的优惠,诱导其放弃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例如越南纺织业因关税减免预计节省3亿美元成本,可能暂缓加入RCEP对美联合反制。此举旨在打破中国主导的全球反关税联盟,削弱集体行动能力。

将中国单独排除在暂停名单外,并加征125%关税,配合舆论造势(如指责“中国剥削全球贸易”),塑造中国为“规则破坏者”。特斯拉暂停上海工厂扩建转投墨西哥,正是美国推动产业链转移的典型案例。这一策略试图通过经济压力迫使跨国企业加速与中国脱钩。

稳定美元环流机制,重构贸易规则话语权

通过关税优惠吸引美元回流,缓解美债抛售压力(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此前飙升至5.8%)。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涨12%,标普500涨超7%,短期提振市场信心,避免资本外逃冲击美元信用体系。此举本质是通过金融市场稳定维系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90天缓冲期实为谈判筹码,迫使各国在关键领域让步:数字贸易:要求韩国开放半导体数据跨境流动;关键矿产:施压东盟限制对华稀土出口;汇率操纵:强化美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的影响力。这些条款旨在将多边规则向美国利益倾斜,巩固其在全球化中的规则制定权。

缓解经济硬着陆风险,选举利益与资本收割

美国当前面临CPI 6.8%的高通胀、股市暴跌(道指此前两周下跌18%)及制造业空心化(占GDP比重不足11%)。暂停关税通过降低进口成本缓解企业压力,同时刺激股市反弹,掩盖经济结构性缺陷。摩根大通数据显示,政策公布后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9个百分点。

企业献金:科技巨头(英伟达、特斯拉)因股市暴涨增加政治捐款能力;资本回流:吸引约1.2万亿美元海外资金回流美债市场,降低政府融资成本;舆论操控:无论谈判结果如何,特朗普均可塑造“对华强硬”或“促成妥协”的叙事,巩固民粹基本盘。

产业链心理战90天窗口期制造“外迁倒计时”恐慌,迫使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加速向墨西哥、印度转移。即便后续关税取消,外迁企业因沉没成本难以回撤。台积电已宣布暂停南京工厂28nm扩产计划,转向亚利桑那州。

总结

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一次刻意的针对,而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动的外在表现。就如同,我国巨大的楼市泡沫也是一种巨大的矛盾外在表现一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风火狼烟

风火狼烟

专注社会新闻的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