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10次失败后,我拉黑了劝我“眼光别太高”的亲戚

九月读书 6天前 阅读数 4 #情感

当第七个相亲对象带着探究又疑惑的眼神问我“你这么优秀怎么还没嫁出去”时,我毫不犹豫地将红酒泼在了他那件笔挺的高定西装上。

这个看似冲动的举动,在许多人眼中或许夸张至极,但对那些在相亲路上屡战屡败、积攒了无数委屈的大龄单身女性而言,不过是情绪堤坝崩塌后的一次宣泄。

在当下社会,大龄单身仿佛被贴上了“另类”的标签成了一种无形的“原罪”。

每逢春节、中秋等阖家团圆的节日,亲戚们总是借着“关心”的名义把“眼光别太高”“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话语,如同密集的子弹一样投向我们。

其实他们或许只是出于好意,想让我们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但这种方式有时确实会让我们感到有些压抑。

一,可大龄单身真的等同于眼光高吗?

今天我们不妨穿越历史的长河,从过往的故事里寻找答案,深入剖析这一社会偏见,现在为大家分享一些甄别奇葩相亲对象的实用避雷指南,以及单身女性应对亲戚“过度关心”的巧妙方法。

民国时期,有一位传奇女性以自己的人生为笔,书写了对世俗偏见的反抗,她就是吕碧城。

出身书香世家的吕碧城,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诗词书画无一不精。

不过命运竟如此弄人,父亲离世之后,家族里的族人竟觊觎起他的家产来,不但强行地夺走了财产,而且竟然将她幽禁在了一处地方。

但吕碧城并未就此屈服,她凭借着勇气,成功地逃离了困境,而后凭借自身的才华以及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中国新闻史上首位女编辑。

更值得夸赞的是,她不但开启了女子教育的头先河,还创办了北洋女子公学。她凭借自身的举动,给女子教育事业作出了超棒的贡献,引领着时代的走向,进而在教育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感情世界里,吕碧城始终坚决、并牢牢地坚守着属于她自身的准则。

虽然周围有着许多出色的追求者,其中也不少名门之后和学界翘楚,不过她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催促,就草率地走进婚姻的殿堂。

她曾直言:“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妻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

由此可见,吕碧城拒绝婚姻并非因为眼光苛刻,而是她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认知,不愿为了迎合世俗眼光而委屈自己

她的一生充分证明,单身女性同样可以绽放光彩,在事业与理想的天地中肆意驰骋。

二,回顾历史;在不同的时代,对于婚姻以及单身这两者,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认知。

在遥远的古代,婚姻更多地被当作家族利益交换的纽带,个人的情感与意愿往往被无情地忽视。

就像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稳固其自身的势力,更为了谋求政治方面的利益,频繁地展开诸如政治联姻这样的活动。

女子在这种情况下,如同被支配的棋子,被当作政治工具远嫁他乡,她们的婚姻完全不由自己掌控。

而到了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积极地倡导婚姻自由,追求爱情与婚姻完美的融合,但是针对大龄单身女性的偏见,依然顽固地存在着。

追根溯源,这种偏见的产生,皆源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另外也由于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固有刻板印象。

许多人固执地认为,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履行结婚生子的“使命”否则便是“离经叛道”,却全然忽视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与情感需求。

三,在相亲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上,遭遇奇葩相亲对象几乎成了许多人的“必经之路”。

尽管古时并无现代那种相亲方式,不过与之类似的婚姻介绍情景,亦是存在着的。

比如说唐朝时期,有一位姓崔的女子,经过家人的安排之后,与一位官宦人家的子弟进行了碰面;其实这在当时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

这位官宦子弟,自恃出身名门,从见面伊始,便对崔氏女子态度傲慢,不仅对其颐指气使,还不断炫耀自家的财富与地位,完全不懂得尊重对方。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尊重的行为,在现代相亲场合中,也极为常见。

有些相亲对象,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打探对方的收入、房产等物质条件,将婚姻异化为一场利益交易;还有些人,全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顾高谈阔论,对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不闻不问。

面对这类奇葩对象,我们一定要学会及时止损。切莫因为顾及面子,或是迫于家人压力,而勉强自己继续相处。

不妨采用委婉的方式表明态度,及时结束这场不愉快的会面。

四,作为单身女性,面对亲戚们“热情”的“关心”究竟该如何巧妙应对呢?

其实在古代,就有女性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清朝才女陈芸,与丈夫沈复伉俪情深,不过在生活当中,难免会遭遇到家族所带来的诸多压力。

每当家族长辈对她的行为提出不满时,陈芸总能以那温婉的态度,借着自身的智慧,巧妙地化解矛盾。

我们不妨借鉴陈芸的方法,用幽默、委婉的语言回应亲戚的“关心”。

当亲戚说“眼光别太高了,差不多就行了”,我们可以笑着调侃:“我这是在等那个能和我灵魂产生共鸣的‘另一半呢!要是随便找个人凑合一下,以后的日子过得不会舒心,到时候大家还得跟着操心,这样实在是多不划算呢!”

如此回应,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能避免气氛陷入尴尬

大龄单身,从来都不是缺陷,它仅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无论是像吕碧城那样,为了追逐理想而选择单身,还是在茫茫人海中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爱情,每一位单身女性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理由和追求。

我们不应被社会的偏见所左右,更不应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将就自己的婚姻。

在相亲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学会精准地识别奇葩相亲对象,用心呵护自己的情感。

面对亲戚们的“关心”不妨运用智慧与幽默,坚守内心的选择。

亲爱的朋友们,在相亲的旅程中,你们都经历过哪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故事?又是怎样应对亲戚们的“特别关心”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与妙招,让我们在相亲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相互扶持,早日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九月读书

九月读书

用心读懂每一本心仪的书,分享写作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