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交管局150个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聊城市东昌路与柳园路交叉口

通云智能 2周前 (05-06) 阅读数 67 #社会

为深入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精品治理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公安部交管局组织开展了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遴选工作。公安部交管局组织170名评委对各总队推荐的827个案例进行测评,择优遴选出13种类型150个全国精品案例。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共报送10个案例,其中,1个案例评选为国家级精品案例,3个案例评选为省级精品案例,6个案例评选为市级精品案例。

国家级精品案例展示

东昌路与柳园路交叉口是两条城市主干道交汇处,交叉口周边分布多处大型商业综合体,政务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日常人流、车流量较大,路口面积较大,车辆排队较长,未设置行人及非机动车等候区。为确保安全、强化秩序,突出“以人为本”,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设施大队对路口非机动车等候区进行精细化设计,重点明确非机动车在路口的等候空间、通行路径,促使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路权清晰、各行其道,有效保障路口通行安全,明显提升人车通行效率。

图1.1 交叉口区位图

治理措施

01行人过街安全保障再优化

在路口四个方向切除绿化带5米,设置非机动车“蓄水池”及行人等候区域,四个方向的机动车可提前右转,有效减少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的冲突,消除安全隐患,路口事故率大幅下降。通过设置非机动车“蓄水池”、施划彩色铺装、增设非机动车导向车道等手段,同步增设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进一步明确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通行路权,确保行人及非机动车安全。

图1.2 非机动车等待区、铺装彩色斑马线

02优化路口车道分布

通过调整南北进口的车道分布,将南北向最右侧左转车道调整为直行车道,加快直行车辆通车效率,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图1.3 提前右转示意图 图1.4 借道左转示意图

03行人过街安全保障再优化

建设以激光雷达车检器为主的交叉口感知系统,一方面,升级现有检测的模型,促进信号控制模型的升级,为实现区域自适应控制提供多元化准确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利用激光雷达车检器检测到的多元化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开发新型的交通评价辅助决策系统,同时为交通诱导等其他信号控制平台提供多元化数据支撑,提高系统预测的精准性。

图1.5 雷达设备安装图

图1.6 雷达实时数据

削减绿化带,拓宽右转车辆出口空间,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图1.7 提前右转出口处示意图

04更新智能交通信号机

路口交通信号方案信息回传信控平台,路口实现远程控制,实时监测信号运行状态。优化信号配时,加强协调控制,提高通行效率。

(1)分时段多方案优化配时。东昌路与柳园路交叉口设置 6 时段 5 套配时方案,保证信号配时与交通流量相匹配。

(2)绿波协调控制防止车辆溢出。对东昌路与柳园路交叉口、东昌路与益民路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协调控制,通过协调控制有效减少车辆停车次数多,避免排队溢出。

实施效果

该案例以居民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智慧化设计,将道路交口的两条车道改造成可变车道,根据时段、车流量改变车道行使方向,以缓解交通压力,减轻道路拥堵。路口整体拥堵指数由2.02降低至1.61,通行效率大大提高。早晚高峰期间,车均延误时间平均减少11秒。运用激光雷达检测车流量,高峰时段,每小时平均检测流量为1237辆次,平均回传信控平台1026次。

图1.8 交叉口全景图

案例总结聊城公安交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树立了慢行优先、科技兴警的交通管理观念。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需求,体现了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理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通云智能

通云智能

主动发光标志、交通诱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