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州带孙子,研究生儿媳给我上了一课,3句话让我瞬间崩溃
内容纯属故事,配图来源AI,本篇包含虚构创作。
我在广州带孙子已经大半年了,儿子李文彬和儿媳林雯都是上班族,林雯是研究生毕业,工资比我儿子高出一截。
当初听说儿子找了个高学历媳妇,我和老伴在老家还高兴了好一阵子,觉得儿子有出息。
可真正住到一起后,我才发现这日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舒坦。
"妈,小宝不能吃那么多糖!"林雯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正在客厅给三岁的孙子小宝喂巧克力。
"就一小块,孩子喜欢嘛。"我头也不抬,继续剥开包装纸。
林雯快步走过来,一把夺过我手里的巧克力,"我跟您说过多少次了,小宝有蛀牙倾向,医生建议控制糖分摄入。"
我脸上有点挂不住,"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多讲究,不也长得好好的?"
"那是以前,现在科学育儿讲究的是..."她开始说那些我听不懂的专业名词。
我打断她,"行了行了,你懂的多,但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我有经验。"
林雯深吸一口气,我能看出她在努力压制火气,"妈,我不是质疑您的经验,但有些新的育儿理念..."
"什么新理念旧理念的,"我抱起小宝往卧室走,"孩子高兴最重要。"
林雯站在原地没动,但我能感觉到她灼热的目光盯着我的后背。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周都要上演几次,从孩子的穿衣吃饭到睡觉时间,我们几乎没有一件事能达成一致。
晚上,儿子加班没回来,餐桌上只有我和林雯。气氛有些沉闷,只有筷子碰碗的声音。
"妈,明天小宝的亲子活动,您记得九点前送他到幼儿园。"林雯突然开口。
"知道,你昨天说过了。"我夹了一筷子青菜。
"我是怕您又像上次那样迟到,老师都..."
"我那天是小宝哭着不肯去,我才在家里哄了哄他,"我打断她,"再说迟到一次怎么了?孩子晚去一会儿又不会怎样。"
林雯放下筷子,"问题不在这里,而是您总是不把我说的话当回事。"
"我怎么不当回事了?"我也放下碗,"你们年轻人现在就是太较真。"
"不是较真,是原则问题。"林雯的声音开始提高,"您总是用以前怎样怎样来否定现在的做法,但时代变了妈!"
"变什么变?养孩子不还是那么回事!"我的火气也上来了,"你读了那么多书,就学会跟老人顶嘴了?"
林雯突然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音。她的脸涨得通红,这是我第一次见她这么激动。
"好,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我今天就把话说明白。"她的声音有些激动。
"第一,你们家条件也就那样,现在环境那么差,您知道多少结婚多少离婚的吗?"
我愣住了,没想到她会突然说这个。
"第二,"林雯语速很快,"我到现在还没跑,不仅挣钱养家还给带着孩子。我不说你们应该要感谢我,至少不要给我添堵吧!"
“第三,这里是广州,论在这个地方如何立足,我应该比你有经验,你也不会想着还要小宝以后回到农村去吧?”
3句话让我瞬间崩溃,我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雯说完就转身进了卧室,重重地关上门。
我坐在餐桌前,手不自觉地发抖。那些话在我脑子里回荡,像刀子一样锋利。
是啊,林雯说得没错。她工资高,工作忙,却从没抱怨过养家的压力。儿子虽然也上班,但收入明显赶不上她。
这两年房价物价飞涨,要不是林雯,光靠儿子那点工资,哪能在广州立足?
我慢慢收拾着餐桌,心里翻江倒海。林雯虽然脾气直,说话冲,但她确实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
而我呢?除了带孙子,偶尔还会挑她的刺,觉得她不够尊重我。
第二天早上,林雯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上班,我们谁都没提昨晚的事。
我送小宝去幼儿园后,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发呆。
小宝的玩具散落一地,我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收拾。昨晚林雯那三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老家认识的人里不是没有离婚的,我想起老家邻居王婶家的儿媳妇,去年一声不响地走了,留下个五岁的孩子。
王婶老两口现在又要带孩子又要受儿子埋怨,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还有我表妹家的儿媳妇,离婚后孩子判给女方,表妹天天以泪洗面...
家里儿媳妇一走,两个老人不仅要全权负责带孩子,还要受儿子的白眼。
许多儿子可不觉得是自己没本事留不住媳妇,他们只会怪自己的父母当初催婚催生,害得他被一家子拖油瓶绑住,要是没有孩子,他指不定在哪潇洒呢。
到头来里外不是人、受苦受难的唯有父母,想清楚这点后,我再也不跟儿媳置气,也不会要她给我什么面子了。
说到底我已经是个老人了,还妄想跟他们年轻人争什么高下呢?
只要不是坏事,儿媳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就是了,何必把好好的日子折腾的你难受我也难受呢。
晚上,林雯回来得比平时早。我正陪小宝看动画片,听见开门声,心里突然紧张起来。
"妈,我回来了。"她的语气平静,好像昨晚的冲突没发生过一样。
"嗯,饭在锅里热着,我去给你盛。"我起身往厨房走。
"不用,我自己来。"她放下包,看了我一眼,"昨天...我话说重了,对不起。"
我没想到她会主动道歉,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你说得对,"我终于开口,"你为这个家付出很多,我应该多体谅你。"
林雯明显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说。她眼眶突然红了,迅速转身进了厨房。
从那天起,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不再坚持那些"老经验",尽量按照林雯的方式照顾小宝。
虽然有时候还是觉得她的要求太严格,但我会试着理解。
她毕竟是孩子的母亲,而且确实比我有更多科学育儿的知识。
变化是渐进的。林雯对我越来越满意,有时候甚至会主动问我带孩子的经验。我们的争执少了,餐桌上开始有了笑声。
我躺在床上,回想这两个月的点点滴滴。是的,我已经是个老人了,何必跟年轻人争高下?家和万事兴,只要不是坏事,儿媳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