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和二宝真的能一碗水端平么?

诸葛晓玲说 3个月前 (02-03) 阅读数 0 #推荐

春节期间,我带着孩子和舅舅家的两个宝宝一起去了一个大型冰雪乐园玩。一共四大三小,其中舅舅家的大宝和我家娃都是8岁的女宝,二宝是5岁的男宝。原本以为孩子们会玩得很开心,但回家后第二天,我家娃却对我说:“妈妈,我昨天不是很开心。”我一脸惊讶,耐心地问她怎么了。她说:“舅妈一直叫我们别跑,带上弟弟。”我满脑子问号,心想这有什么不正常的?不是一起玩吗?带上弟弟有什么不对吗?这里必须交代一下背景,我自己不是独生子,也有个小我三岁的弟弟,从小也是带着弟弟一起玩的。然而,娃的回答让我醍醐灌顶。她说:“妈妈,我们去冰雪乐园是为了玩的,是为了开心的,不是为了看着弟弟的。看弟弟不应该是他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吗?凭什么让我和妞妞带上二宝呢?”对啊!我当时听完娃的话,深以为然。这是孩子单纯的视角看到的问题,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带二宝这件事,应该是她舅舅和舅妈的责任,而不是她和妞妞的。她和妞妞也都是孩子,她们来冰雪乐园是为了玩,为了开心,并不是为了帮父母带更小的孩子。这不是孩子自私,而是父母推卸转移了自己的责任,是父母缺位。娃接着说:“二宝太淘气了,根本不听我俩的,他乱跑,我俩都抓不住他,而且我们玩啥他都捣乱,还打人,他打人可疼了。”我当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认为男孩子淘气一点理所应当,年龄又小不懂事,所以听了就过了,没有更深的体悟。直到两天后,我跟朋友小聚,提起这件事,说三个孩子玩不到一起去。一个姐妹立马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是父母一直纵容二宝,要求大宝迁就二宝。她说她家一到过年,就是一大家子聚到一起,因为不是一个家庭的,也不可能要求别人家的孩子迁就自己家的小一点的孩子。大人通常不会插言,不会管孩子们怎么玩。在这种情况下,小的很自然地就会去追着哥哥姐姐们屁股后面跑,没一会儿就玩到一起去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他们一大家子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是小一点的孩子主动追着大的玩的。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大的主导,小孩子听大孩子的。在这样的社交中,是小孩子要学会配合和主动融入,而不是像我们那天面对的情况,要大的迁就小的玩,小的乱跑、捣乱、打人,这样肯定是玩不成的。我姑娘的后面的话也表明了她们两个大一点的并不是有意排斥二宝,故意不带他玩的,而是二宝不配合。她们尝试了一起玩,但是失败了。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宝和二宝是一个家庭的,平时父母肯定就要求大宝要带上二宝,而不是要求二宝听大宝的,跟在大宝屁股后面。这就导致二宝平时就脾气大,主导性强,不会融入大孩子之间。一旦跟姐姐之外的大孩子一起,问题立马暴露了。

如果父母日常在家里,要求二宝在玩耍时更多地听大宝的,融入大宝,如果二宝不照做,大宝就不跟二宝玩,晾着他,父母也冷处理,就不会造成二宝如今过分淘气、不讨喜的性格了。日常的点滴,才是磨性格的关键,父母的态度,成就了孩子的性格特征。很多二胎家庭都说自己会一碗水端平,但现实中,当大宝是女孩,二宝是男孩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陷入重男轻女的怪圈,端不平这碗水。就拿我们当天的情况来说,当大宝们饿了,要去吃饭的时候,二宝不吃,闹腾得厉害,娃舅舅就单独带着二宝去玩了。这样做,表面看是平息了矛盾,不影响我们去吃饭,实际却是二宝得到了更多。因为我们吃到一半的时候,舅舅带着二宝回来了,并且说,带着二宝玩了两个额外付费的有动力项目。当时大宝在场,舅舅说这话也并没有回避大宝。我姑娘抬头看了一眼舅舅,低头继续跟大宝一起刷手机了。大宝全程没有任何反应,没抬头,也没有要求爸爸也带她去玩一次,足见这种情况在他们家里已经很习以为常了。可是,作为旁观者,我却觉得这样做不对。首先,如果要去额外玩付费项目,那么二宝能去玩,大宝也要去玩。既然大宝没有去玩,就不能带着二宝单独去玩,这样才是水端平。第二,二宝闹腾一通,却额外得到更多,这成了一种变相激励,用行动告诉他,闹腾是有用的,这样,下次二宝还继续闹。第三,我们吃到一半,他们回来了,没有影响二宝吃饭,我们其他人吃完了在那聊天等待,看起来没啥大问题,仔细想,却是牺牲了其他人玩耍的时间,为二宝的闹腾买单。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等一会没啥大不了,二宝小,又是男孩子,淘气闹腾一点很正常。可我想说的是,就是我们这样的认知,才造成了日积月累的不公平。慢慢地,才养成了她们家大宝的沉默、不“仗义”、胆小,甚至是自卑。最后我想说,一碗水端平,必须是一个家庭的共同认知,而不是单独爸爸或者妈妈的认知。在家庭当中的得到公平的对待,会让孩子活得“仗义”,长大了才会有更多的配得感,让她觉得她值得这世界上最好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诸葛晓玲说

诸葛晓玲说

职场吐槽,树洞,情绪疏导,宝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