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我支持协商统一,但前提是大陆必须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

宇寰谈这个电影 3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连战,这位在台湾政坛混迹了大半辈子的人物,又把两岸关系的话题炒热了。2023年初,他出了本回忆录,叫《连战回忆录——我的永平之路》。

书里头说:他支持两岸通过协商来实现统一,但有个硬杠杠的前提——大陆得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这话一抛出来,两岸的反应都不小。

连战是谁?他的背景和政治路子

要聊连战的立场,先得搞清楚他是个啥样的人。连战1936年8月27日生在陕西西安,祖籍台湾台南,家里底子挺厚实。

他爷爷连横是历史学家,写过《台湾通史》,名气不小。小时候,他跟着家人颠沛流离,1940年代末才到台湾定居,这种经历估计也影响了他后来的想法。

连战读书那会儿挺争气,1957年从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来跑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拿了个政治学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大陆对胡适思想的批判,胡适可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咖,这说明连战早早就开始琢磨两岸意识形态的差异了。

学成回台后,他先在台湾大学当过政治系主任,后来一步步走进政坛。

后来,他被蒋经国看中,派去当驻萨尔瓦多大使,算是正式踏入政治圈。1996年,他跟李登辉搭档,选上了台湾地区副领导人。

2000年,连战接手国民党主席的位子,还两次代表国民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可他对上陈水扁和宋楚瑜,没能赢。

2004年跟宋楚瑜联手,结果因为“319枪击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陈水扁选举前一天中枪,第二天险胜,连战不服,觉得有猫腻,但法院最后还是判他输。

虽然两次都栽了,他在国民党内部还是干了不少事,把泛蓝阵营整合得更有样子。

最出名的还得是2005年那次“和平之旅”。他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成了1949年后国共两党高层的第一次握手。

那次会面重申了“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摆在桌上,缓和了陈水扁时期两岸的紧张气氛。

后来,他卸了主席职位,但还是以荣誉主席身份跑过几次APEC峰会,继续推两岸交流。他的政治路子基本围绕一个核心:两岸得和平相处,不能老这么僵着。

他的前提条件是啥?为啥提这个?

连战在书里说得清楚,他支持协商统一,但有几个前提,最硬核的就是大陆得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

他觉得,1949年以后,“中华民国”在台湾落地生根,成了个事实,大陆要是连这点都不认,双方连坐下聊的基础都没有。

除了这个,他还提到协商得解决几个大问题:停掉敌对状态、明确两岸定位、让台湾在国际上有喘气的机会。

他这是在给国民党找个立足点,也是在替台湾人争取点心理上的安全感。

当然,他不是瞎提条件。

连战跑过大陆,也知道两岸的底线在哪。

他2005年那次访问,双方聊得还算顺,可后来气氛变了,他估计也看出光靠经济交流不够,得碰政治问题。他的前提条件听着硬,但其实是想给两岸搭个能聊的台子粉立方。

两岸咋看这事儿?影响有多大?

连战这话一出,两岸的反应都不意外。

台湾这边,有人支持,有人骂。支持的人觉得他务实,敢直面问题。马英九还在回忆录发布会上夸他,说这观点给两岸对话开了个思路。

可反对的人不少,民进党那边觉得他太软,等于向大陆低头。还有人说他这想法跟“两国论”差不多,怕踩了大陆的雷。

大陆的反应更直接。

国台办发言人早就表过态:一个中国原则是底线,“九二共识”是基础,欢迎交流,但绝不接受拖延统一,更别提承认“中华民国”这种事。

1949年以后“中华民国”就没了,现在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是认了台湾那边的说法,不就等于承认两个中国?这是碰不得的红线。

台湾内部也吵得凶。网上有人说:“连战说得对,‘中华民国’就在这儿,大陆不认咋谈?”

可大陆网友回怼:“这不是分裂国家的借口吗?历史早翻篇了。”两边的立场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连战的条件听着有理,但在现实里落地太难。

这事儿对两岸影响不小。连战毕竟是老政客,他的想法代表了台湾一部分人的心思,尤其是泛蓝那帮人。

可大陆这边态度硬得很,短期内不可能松口。连战的立场算是给两岸关系扔了个问号:到底能不能找到个双方都接受的点,开始正儿八经地谈?

连战这想法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跟他的人生经历脱不了干系。他家横跨两岸,小时候还经历过战乱,对国家分裂的苦有切身体会。

在美国读书那会儿,他研究过大陆的思想批判,对两岸的意识形态分歧门儿清。2005年跑大陆,他试着用对话缓和气氛,后来几次APEC峰会也一直在推和平交流。

他不是没底线的人。当年拿了孔子和平奖,他都没要,说明他不想蹚浑水。

可到了晚年,他还是忍不住把心里话写出来,估计是觉得两岸问题拖太久,得有人往前推一把。

他的条件听着有点理想化,但背后是想让两岸别老对着干,找条能走的路。

这事儿对未来有啥意义?

连战的观点听着挺有意思,但实际操作起来难。他的“正视中华民国”在大陆眼里是红线,在台湾也没能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不过,他提的“和平协商”跟大陆说的“心灵契合”“融合发展”有点搭得上边儿。两岸要真想往前走,得在大的原则上站稳,再慢慢磨细节。

现在两岸关系紧张得很,连战的条件短期内估计没戏。但长远看,他的想法提醒了两边:光靠经济拉不近人心,政治上的疙瘩总得解开。

台湾那边有自己的集体记忆和感情,大陆这边有自己的底线,怎么在这两头中间找平衡,是个大考验。

说白了,连战这番话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涟漪是起了,但水能不能真的动起来,还得看两岸的智慧和耐心。

他这辈子都在为两岸和平奔走,到了晚年还在喊话,挺让人感慨的。未来咋走,谁也说不准,但至少他把问题摆上了桌,总比啥都不说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宇寰谈这个电影

宇寰谈这个电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