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调到南京,尤太忠很高兴,打了一圈电话发现没几个人敢去接
开国中将王近山,是四方面军出身的战将,老部下极多。尤太忠就是其中之一,解放战争中王近山指挥中野六纵打了不少好仗,尤太忠当时是他麾下的16旅旅长。1969年王近山去南京复出时,尤太忠正担任第27军军长,该军隶属南京军区管辖,也就是说两人又能共事了。尤太忠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得到消息后,马上张罗着要给老首长接站。

此前王近山因为犯了错误,在河南农场劳动多年。尤太忠很揪心,一直关注着王近山的动态,跟多位军队干部沟通过帮助王近山的方法。1969年王近山最终能来南京军区,许世友、肖永银、尤太忠在运作过程中都有“功劳”。九大时许世友拿着王近山的亲笔信找毛主席,就是肖永银和尤太忠出的主意,结果证明事在人为,主席心里也是记挂王近山的。

一切都办好了,就等王近山复出任职。可当尤太忠兴高采烈地联系同事们去接人时,军队各单位的负责干部大多借故推脱,不是“要开会”、就是“出差了”。起初一个两个的,尤太忠还不以为意,可电话越打便越发不对劲,最后连他在内,竟然只有三个人决定去火车站。尤太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在电话中跟军区参谋长肖永银抱怨:老肖,不愿意去的那些人,真是势利眼、胆小鬼!

其实多数人不去接站,都有自己的顾虑。王近山之前的事全军皆知,党籍都开除了,谁敢招惹?一不小心扯上关系,可能会影响自己的职务和前程。如今王近山虽被调到南京军区工作,整个过程却低调得很,并且军区副参谋长只是正军级岗位,远比不上王近山出事之前的职级。所以大家没完全摸清楚状况前,都在“谨慎观望”,不愿主动接近王近山。
那究竟是哪三人决定去接站呢?分别是尤太忠、肖永银和吴仕宏。前两位大家都不陌生,吴仕宏则是当时的第60军军长,也归南京军区管。他们仨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出身于红四方面军,并且资历不如王近山,视王近山为老首长。由此可见,四方面军干部还是很团结的,将领们重情重义。

王近山乘坐的火车到达前,三位将军已经戎装整齐地站在站台上,迫切地等待着。而王近山一下车,眼前的一幕却令老部下们心酸。下放五年,王近山早就不穿军装了,只见他一身粗布黑衣服,外表就像个普通的农民,还拎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都是黄泛区农场的产品。不用多说,一定是王近山要送给战友们的礼物。
几个人红着眼圈,端端正正地向王近山敬了军礼,随后便是紧紧地拥抱。王近山见几位老战友专门来车站接他,心里既感动又过意不去,不住地念叨着:你们几个啊,工作都那么忙!还跑来干什么,我又不是不认识路。

过去王近山当大领导时,干事总是风风火火,作风十分高调;可经过这几年的特殊磨炼,他早就不讲所谓的“排场”了,反而怕给战友们添麻烦,只想悄悄去军区报个到,就开始工作。王近山不是在客气,而是真的不想让这三个人过来。

但到了南京军区后,正因为有这些老战友的扶持、帮助,王近山将军得以在军队勤勉工作了几年时间,发挥出自己最后的余热。他此前的遗憾,也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幸事。1978年5月,一代战将王近山患癌辞世,为他写悼词的,正是当年“接站三人组”中的肖永银同志。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