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鞋不挤脚!”母亲怒吼上热搜:多少孩子,正在被"为你好"绞杀

精读君 6天前 阅读数 6947 #情感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221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33个词条

01

看过一个帖子,帖主说,自己小时候非常害怕买鞋子。

因为每次试穿的时候,都会和母亲发生这样的对话。

母亲:“你感受一下,舒不舒服。”

帖主:“不舒服,不想要,挤脚。”

母亲:“不可能。”

帖主:“鞋子小了,挤得脚疼,我不想穿。”

母亲:“这个鞋子正好合脚,我摸了你脚趾前面,不挤脚。”

帖主:“侧面挤脚,小脚趾的地方。”

母亲:“这个鞋底很软你知道吗?穿起来特别舒服,我都不敢想有多舒服。”

帖主:“我不想要,我不穿。”

母亲发飙:“那你要穿什么鞋?你就那几双鞋来回穿,我给你买鞋还买错了吗?你需要一双皮鞋!没有皮鞋你怎么办?这是名牌你懂吗,名牌,你知道这鞋多少钱吗?”

帖主不说话,母亲去结账。

最后,帖主捧着一双穿起来很痛的鞋回家,之后再也没穿过。

更离谱的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帖主五六岁的时候,买那双鞋的时候,帖主已经18岁了。

18岁的帖主反复说“鞋子挤脚”,母亲却坚持“不可能”。她摸过鞋头、夸赞皮质柔软、强调品牌价值,唯独不愿承认孩子的脚在疼。

这一幕荒诞却熟悉。

多少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双“明明不合脚却被强行买下”的鞋?

它可能是被逼着学的钢琴、填志愿时“必须选的专业”、强行塞来的“为你好”的人生建议……

父母们坚信自己摸到了“鞋头留出的合理空间”,却对“小脚趾的淤血”视而不见。

问题从来不是鞋,而是父母眼中那个“不存在”的孩子。

02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即父母需要看见并回应孩子的真实需求。

但现实中,许多家长爱的只是一个自己幻想中的孩子。

湖南考生小张在高考后收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录取通知,却被父亲偷偷登录系统篡改为本地医学院临床专业。

父亲对媒体解释:"动画都是不务正业,当医生才有地位。"

小张绝食抗议无效,入学三个月后抑郁休学。

网友发现其父亲朋友圈背景仍是儿子高考成绩单,配文"我培养的985苗子"。

知乎上曾经有个话题:父母过度期待有多可怕?

一名ID为"阿南"的用户分享妹妹的故事:15岁妹妹连续三年凌晨5点起床学习,在书桌刻满"必须考清华"。

某夜突发脑溢血送医,抢救时母亲还在责怪:"明天月考,你这样怎么进年级前十?"

最后,妹妹没能抢救过来。

妹妹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发现日记本写着:"如果我能死在考场上,妈妈会不会终于满意?"

豆瓣小组有个热帖:父母皆祸害。

大学生@兔子不吃肉 发帖称,自己因环保理念成为素食者,寒假回家却被父母强行喂肉。

父亲将红烧肉混在素菜里骗她吃下,她发现后,父亲得意大笑:"你身上哪块肉不是我们给的?"

她连夜逃回学校,收到母亲的59秒语音:"你阿姨们都说我们养了个怪物!"

这些案例中,父母爱的从来不是眼前真实的孩子。

他们爱的是"医生世家"的体面,是"完美 学霸"的奖杯,是"听话木偶"的顺从,唯独不爱那个会疼、会哭、会反抗的血肉之躯。

他们用"为你好"的刻刀,一点点削去孩子的棱角,直到血肉模糊的成品,终于能嵌进自己设计的模具里。哪怕里面装的,早已是一具行尸走肉。

这种“控制式关爱”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实则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

孩子说"我疼",父母回"你错"。

多少孩子就这样被驯化成"感官失语者":不敢信任自己的痛觉,不敢坚持自己的判断,自我认知从此崩塌。

他们越变越不自信,甚至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的价值。

03

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因为父母都是博士,觉得达不到父母的目标,学业压力太大服药自杀。

女孩的遗书是全英文的,但尽管如此,她仍然不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个世界,觉得自己不够好。

但是,到底要多出色才算是真正的出色呢?

优秀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所谓的优秀,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心理感觉,“我觉得我是好的”。

而这个感觉,最初的源头就来自于父母的认可。

健康的孩子会通过父母的眼睛确认自我价值。

而当这面镜子永远映照的是父母的期待而非真实的孩子时,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却连丢失了什么都不知道。

那些抑郁休学的、30岁还在啃老的、反复陷入虐待性关系的成年人……追溯根源,往往都能看到一个从未被真正注视过的童年。

很多父母习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思维,然而这些爱裹挟了强迫的力量,最后都变成了伤害。

郭麒麟曾参演话剧《牛天赐》,谢幕时,郭德纲突然出现,郭麒麟愣了一下,接着两人相拥。

当郭德纲说出:“演得不错,比我强”时,郭麒麟突然泪崩。

原来,郭德纲从小对儿子就极其严厉,也鲜少称赞儿子,一直采取的是“打击式”教育。

为了得到父亲的关注,郭麒麟一直很努力,不仅在16岁就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相声专场演出,也在许多节目中获得了业界的多方赞誉。

即便如此,这一切也从未得到父亲的认可。

终于在这次话剧表演上,他的努力让爸爸“看见”了,这才喜极而泣。

当我们谈论"父母看不见孩子"时,本质上是在追问:

一个人究竟要流多少血,才能被承认拥有疼痛的资格?

那些在论坛上嘶吼的年轻人,不过是在完成最原始的生存确认:我疼,故我在。

作家刘瑜在给女儿的信中说到:

如果你想当一个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

真正优质的亲子关系,应该用一份包含着尊重、理解、沟通的爱来维系,而不是控制和打击,索取和占有,裹挟和监控。

要建立这样的关系,就必须破除“为你好”的执念,试着“看见”孩子真实的灵魂。

如果你觉得孩子执意要走的那条路很危险,请不要告诉他:别走,危险。

而是告诉他:什么时候害怕了,我随时来接你。

*作者简介:飞白,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个人公号“飞小白有话说”(ID:feixiaobai2018),用最正的三观,分享走心的文字。

评论列表
  •   用户10xxx56  发布于 2025-05-08 07:23:57  回复该评论
    我姑娘四五岁,喜欢一双水晶鞋,穿着后脚跟磨的血肉模糊也不舍得脱,我也不管她,她愿意忍着痛都要穿,每一步都痛还能不脱下那说明她真的很喜欢这双鞋,喜欢变成穿着水晶鞋的公主;事后我给她创口消毒,贴创口贴,一个多星期才好;不过她再也没穿过那双鞋,每次都只看看~~[呲牙笑]
  •   云月邪阳  发布于 2025-05-08 11:26:12  回复该评论
    梦想是残酷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从小就懂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芦荟和龙爪  发布于 2025-05-08 14:56:11  回复该评论
    别的例子都认可,因为环保成为素食主义者那个完全无法共情
  •   未来的未来  发布于 2025-05-07 20:29:27  回复该评论
    家有儿女里刘梅说刘星“我想让你学,你自己不想学”刘星说“我不想学,就不学了吗?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你就应该教育我
  •   奇怪的时光  发布于 2025-05-08 21:53:07  回复该评论
    自己生下来的孩子,父母有责任把他养大。但是孩子不如父母的意,父母没有义务一定爱孩子,同样,孩子在无法独立生存需要依靠父母时,也需要做讨好父母的事情,而孩子也没有必要必须爱自己的父母
  •   总要有个名字  发布于 2025-05-10 16:19:10  回复该评论
    大一码就行了,这种脑残1万个不出1个。吵架多是帮你买你不喜欢的东西,不是穿不舒服的东西。
  •   假的可爱的绅士  发布于 2025-05-08 16:44:35  回复该评论
    但很多时候恰恰是那些自己都没混好的父母认为孩子没有经验,没法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喜欢完全错误的去操控孩子。如果父母有正确经验就不会混到社会底层了。
  •   聆听  发布于 2025-05-07 16:15:41  回复该评论
    要在尊重孩子意愿和考量孩子将来阅历丰富认知成熟后情况这两者之间权衡,不强制、不过度干涉,但也不能任孩子性子无视后果,该限制该强硬的也不能犹豫。这其实挺难的,我觉得关键还是平时与孩子的沟通要足够和到位,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你的孩子,也让孩子了解你、把你的话听一听想一想,这样才能够使父母的预判更贴近将来孩子的实际。说着容易做起来真的好难,不过还好我与我女儿沟通还是比较顺畅的,包括她玩二次元,我愿意听她跟兴奋地讲动漫人物情节以及畅销书的内容,还可以和她聊一些皮毛,她就很高兴,而且她做什么事情也都不会刻意瞒着我。五一期间我大女儿突然抱着我跟我说:妈妈谢谢你,我发现以前你不让我做的一些事现在才发现是对的,以前我还很生气,现在真的要谢谢你;也谢谢你支持了我一些爱好,我同学都羡慕我呢。我说我也有一些事看不准,我尽量努力做好。总之,双向奔赴的爱才是让人幸福的
  •   A鷰凰白璴ampampamp  发布于 2025-05-08 14:20:49  回复该评论
    我对我孩子没这样过,他穿着舒服为上,其他的在其次,因为我也没经历过这种买鞋啥的,我对我娃只要求他正常学习,正常写字,其他的随意,因为不会写字怎么写作业啊?老师又不教写字,甚至语文老师都不布置作业的时间多,家里再不督促,考试都不会写字了
  •   Ylf  发布于 2025-05-07 11:56:36  回复该评论
    有些问题要一分为二看待。很多人感谢父母长辈当年坚决把自己从“兴趣”中拉出来而取得了现在更好更合适的成就。“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个观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孩子没有足够丰富全面的选择知识时,他们的选择往往是盲目片面和非理性的。很多时候,不尊重也罢!
  •   云水禅心  发布于 2025-05-08 16:57:28  回复该评论
    鞋子是真不能凑合,不管便宜贵前提一定是要自己穿上舒服,我家小孩子买了一双鞋,穿了一次就不穿说夹脚我直接就扔了,有的鞋子看外表很漂亮质量也好但是有的会顶大脚趾,有的脚掌那里会夹脚,走路很痛的
  •   Ylf  发布于 2025-05-07 11:55:19  回复该评论
    有些问题要一分为二看待。很多人感谢父母长辈当年坚决把自己从“兴趣”中拉出来而取得了现在更好更合适的成就。“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个观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孩子没有足够丰富全面的物择知识时,他们的选择往往是盲目的片面的非理性的。很多时候,不尊重也罢!
  •   波澜不惊-我只是我  发布于 2025-05-08 20:13:10  回复该评论
    ????废物,不会反抗吗。买大一号不会吗?从小我妈就知道我喜欢穿宽松的衣服,因为紧贴身不舒服,皮鞋都是大一号,因为我觉得脚后跟两边挤的不舒服。
  •   crf  发布于 2025-05-08 16:25:03  回复该评论
    穿鞋子舒不舒服也能引导?
  •   tb5456528  发布于 2025-05-08 12:53:28  回复该评论
    18岁就算了。。。小的孩子三观还不成熟,大人不给他把握方向拿主意怎么能行?重视孩子的感受是对的, 但是不可能什么都由着他来。
  •   skcy126  发布于 2025-05-07 23:54:43  回复该评论
    选择是告诉娃可以能的结果,让娃自己选。六年级的娃衣服鞋裤子文具都是自己选,成绩不强求尺力就好。我小时候家里两个,姐还是半学霸,所以我更加关心娃的心里健康。
  •   图图丫图图  发布于 2025-05-08 12:48:20  回复该评论
    梦想是残酷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从小就懂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远处的风景  发布于 2025-05-09 00:12:25  回复该评论
    我婆婆给我小孩买衬衫牛仔裤。好看不舒服。我和对象说,他说我妈就这样。我小时候,她买了也不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精读君

精读君

精读概念,精进自我,终身学习,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