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荀攸说科技文化 4天前 阅读数 204 #科技

印度最近又觉得自己可以了,特别是中美关税战激战正酣之际,印度声称要对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的电子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不高于10%上限,而且还要技术转让。作为第一个向美国跪下的印度,笃定的是中美关税战很多企业因避免高昂关税,赴印度投资,开始来了这个趁人之危。

印度的投资环境已经让全球所有投资者害怕,只要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企业,没有一个能够独善其身的,最终都要被印度扒一层皮。印度一方面眼红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成功,想着法子要吸引中国投资,好让自家制造业也沾点光;另一方面又像防贼一样防着中国企业,生怕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站稳脚跟后,会威胁到印度本土企业的生存。这种“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足够印度。

印度官员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因为“当地没有专有技术”,所以得靠技术转让来换取中国企业的投资。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像是在说“我没钱,但我有技术,你拿钱来,我教你技术”?可问题是,印度你真的有技术吗?别忘了,印度在制造业方面,可是连个像样的手机品牌都拿不出来,还得靠中国企业的供应链来支撑。

印度声称:“更倾向于来自中国的电子合同制造合作伙伴或供应链公司,而不是中国品牌”。这话里的意思,不就是“我欢迎你来给我打工,但你别想在我这里当老板”吗?这种心态,简直就是典型的“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10%的持股比例上限,对中国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企业去印度投资,是看中了印度市场的潜力,是想着和印度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可印度呢,却把中国企业当成了“提款机”,只想拿中国企业的钱,却不想给中国企业应有的回报。

印度似乎笃定认为,关税战印度是最大的赢家,所以向美国下跪的速度奇快,目的就是为了换取更多的印度制造替代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会因为关税投资印度,似乎有点想多了。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阴霾没有散去,这个地球可以投资的国家很多,印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10%的股权上限,确实也足够印度的,足够搞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荀攸说科技文化

荀攸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