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电梯就能“上天”?太空电梯离我们还有多远?日本称2050年建成
想象一下,哪天坐电梯时,电梯门一开,不是办公室,而是直接“通往太空”!你不用经历火箭发射的震耳欲聋和失重的悬浮感,而是舒舒服服地,随着一条连接地面与太空的电缆,慢慢升向浩瀚宇宙。
这就是所谓的“太空电梯”!日本甚至声称要在2050年建成一个。但这离我们有多远呢?
太空电梯是什么?
简单来说,太空电梯是一种能让我们“爬”上外太空的装置。传统的载人航天器,像火箭或飞船,需要强大推进力来冲出地球引力,而太空电梯的原理更像是我们在高楼大厦里乘坐的电梯。
不同的是,它会借助超长电缆,把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连接到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站。这样一来,人或物资便可沿着这条电缆逐步上升——从地面到太空,不再需要猛烈的发射,而是快速地“爬”上去。
太空电梯的“骨骼”——材料是关键
当然,构想是很美好,但实际上建造一个足够坚固的太空电梯,并非一件容易事。最大的难点是:要找出一种既轻又极其坚韧的材料。
想想看,这根电缆将横跨3.6万公里,相当于整个赤道的长度。普通材料肯定不行,科学家们设想过使用“碳纳米管”或者“石墨烯”——这两种材料具有超强的强度和极轻的重量,是目前最接近理想的“太空电梯骨架”材料。
但问题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目前还难以量产,制造足够多的纳米管电缆成本高得离谱。所以,即使在实验室里,它们的抗拉强度高达钢的上千倍,可要真让它们支撑太空电梯,还得等材料科学再来几次革命性的突破。
2050年真的能实现吗?
日本从2012年开始,就对太空电梯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是日本静冈大学的研究团队,甚至制订了2050年建成太空电梯的计划。
按他们的设想,这条电缆的一端将系在地面海洋平台,另一端则固定在一颗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上。而“电梯”则类似于一个太空载具,能够把人或物资从地面“送”上太空。
但科学家们也表示,2050年建成的可能性不大。除了电缆材料,电梯需要的超高效能电源、稳定的控制系统、太空辐射防护技术等都是极大挑战。而且,即便材料足够轻,3.6万公里的长度也意味着它会暴露在太空环境里,受到微陨石、宇宙辐射等的影响,随时可能“刮花”甚至“折断”。
如果太空电梯真的建成,会带来什么改变?
那么假设2050年我们真的见到了太空电梯,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最大的好处是——太空旅行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发射一次火箭的费用动辄上亿,而太空电梯一次升降,可能只需电费和维修成本。
这样,太空旅行将从“土豪们的娱乐”变成咱们普通牛马们的“休闲活动”了,甚至有可能成为地球人生活的一部分。未来,我们可以设想一些人类在太空居住,地球和太空的物流往来也更加高效。
另外,太空电梯可以为科学研究、太空探测和资源开发提供更多便利。比如我们可以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矿产开采基地,然后通过太空电梯快速将资源送回地球。听起来很疯狂,但这些未来场景在技术突破后有望逐步实现。
尽管困难重重,但人类一直在设法让“上天”变得平易近人。2050年或许还太早,但有朝一日,或许我们真的可以乘坐电梯“上天”。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站在高楼电梯里抬头时,已经不是在往39楼上看,而是在憧憬去“宇宙第一层”喝杯咖啡的未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