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陈毅回四川,工厂中一位青年盯着他看,陈毅:要挨批评!
探究历史上的实战案例,发现更多引人入胜的人物传奇!
【前言】
1958年2月份,周总理不再当外交部部长了,这个位置交给了陈毅来接手。陈毅一上任,立马就扎进了繁忙的工作里头,整天忙得团团转,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
忙活了好长一阵子后,陈毅的随身大夫看出他身体有点吃不消了,就劝他歇歇,养养身子。陈毅心里惦记着工作,不肯轻易放下。不过,这事儿让毛主席和周总理知道了,他俩都坚决让他必须去休息一阵。
因此,陈毅得到了一个短暂的休假。他打算趁这个机会,回四川老家瞅瞅。陈毅对老家有着深厚的情感,但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去,心里特别想念那里的民俗风情和山水景色。
【参观城郊农业社】
1958年4月份,陈毅和他的夫人张茜回到了四川老家,第一站就选在了成都。到了成都,陈毅夫妇住进了省委安排的金牛坝宾馆。这次回来是私事,所以他们行事特别隐蔽,没咋张扬。
建国后,陈毅再次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次是因为工作,这次则是个难得的假期。他心情格外舒畅,跟张茜说道:“说到底,还是咱家乡最亲切!”
刚到那儿的头几日,陈毅没事就在招待所里翻翻书,溜达溜达。心情好的时候,他还会坐车去成都城边儿的村子里逛逛,瞅瞅村子有啥新变化,瞧瞧老百姓日子过得咋样。
有一天,阳光明媚,陈毅心血来潮,想去友谊农业社走走看看。到了4月份,那儿的麦田一片金黄,随风起伏,路边野花遍地开放,整个地方都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陈毅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老家的样子,那时候军阀混战,四川遍地都是大地主,农民被压榨得喘不过气。虽然现在地主都被推翻了,但川西这地界上还是能看到很多地主留下的老影子。
友谊社的总支书记江庆云跟陈毅讲起了那边的情况,他伸手一指旁边那片红砖楼房,说道:“你看,这是刚建起来的一个居民区,总共有21栋房子,全是社员们自己凑钱自己动手盖的。”
陈毅觉得挺有意思,就直接进了几户新房子瞅瞅。他看了好几间,发现窗户亮堂,屋里东西也都备齐了。陈毅脸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笑容,说道:“挺好,这样的新房又干净又利索,能让农村老百姓住得更舒服,这做法真不错,值得咱们学学。”
陈毅挺细心,他接着问:“农民们对这样的房子满不满意?住起来宽敞不宽敞?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呢?”
江庆说:“大部分农民都支持建新房,这样还能省地儿,让耕地变得更多,农民们的收入也能往上涨一涨。”
陈毅赞扬道:“你们这招真不错,看着就像是农业和农村以后该走的路子。以前老是指望着国家拨款,现在却能自己张罗着盖新房,这种做法挺值得让其他地方学学。”
走着走着,陈毅冷不丁问了一句:“要是把大伙儿都集中到一块儿住,村里的树啊草啊的,会不会受影响呢?”
江庆说:“我们打算把河水引到别的路线上,之后会在河的两边种上树。这个影响不会太大。”
陈毅说:“川西平原那地方,天气真不错,特别适合植物长。咱们得多栽点树。植物对环境和气候作用可大了,能稳住土壤,不让水土流失,还能让空气变干净,把周围弄得漂漂亮亮的,所以得好好保护它们。”
这次去城郊友谊农业社溜达了一圈,时间挺短的,但陈毅心情特别爽。他瞅瞅家乡解放后那翻天覆地的变化,瞅见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心里头那个幸福感啊,也是直线上升。
【参观城郊工厂】
歇了几天之后,陈毅打算到成都城东那边的一个大厂转转。前阵子,毛主席去参观了成都量具刃具厂,听说那个厂是在“一五计划”时候建立起来的,设备啥的都很先进。
陈毅以前就常听人提起这个工厂,这次到成都出差,他就顺道过来瞅瞅。4月25号那天,陈毅和张茜一块儿到了这儿,工厂的头儿杨廷秀给他们讲解了一下这里的情况。
这次行程没对外公布,所以事先没跟工人们打招呼。工人们只知道会有人来瞧瞧,但具体是谁就不清楚了。到了铣刀车间,陈毅把整个操作流程都看了个遍,还仔细问了问生产方面的事儿。
车间里头,有个小伙子挺纳闷,眼睛直勾勾地瞅着陈毅,心里犯嘀咕,感觉这位来参观的老人家自己在报纸上瞅见过,依稀记得是陈毅元帅。可他又不敢肯定,于是就这么继续看着。
陈毅注意到了那个年轻人正看着自己,他摘掉了墨镜,风趣地讲道:“嗨,我叫陈毅。别这样直勾勾地看着我,万一我手一滑出了差错,到时候挨训的可就是你了!”
讲完之后,那小伙子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看别处,旁边一圈人都乐呵起来了。
边走边瞧,陈毅瞅着那些崭新的机器,亮堂堂的车间,心里头那个美呀,他不由得赞叹:“这先进设备可真是太棒了,人少活轻,东西做得还好,效率又高。咱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就得有这些现代化的玩意儿,有了它们,咱们才能更上一层楼嘛。”
在另一台机器旁边,张茜正和一位女工人聊得火热。女工人跟张茜说,她现在拿的工资跟那些跟她一起进厂的男工人没啥两样。张茜一听,立马转头跟陈毅乐道:“男女平等嘛,干一样的活就得拿一样的钱,咱们的理想正一点点变成现实呢!”
陈毅乐呵呵地说:“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特色嘛!”
走到炼钢炉旁边,热气扑面而来,工人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忙活着。陈毅走到一个中年工人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您是老师傅吧?”
那位中年工人猛地一惊,下意识回道:“哪里哪里,这可不敢当。”
厂长讲解道:“这位就是陈毅同志。”
那个中年工人放下了手里的活,把手套脱掉,热情地伸向陈毅,跟他握了握手,说:“陈老总,您能来检查我们的工作,真是太好了,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都不知道咋说了。”
陈毅乐呵呵地说:“别客气啦,我今天是特地来取经的,向咱们工人阶级好好学学!”
陈毅那和蔼的笑容与话语,瞬间让工人们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大伙儿纷纷围拢过来,想亲眼瞧瞧这位元帅的风采。一见工人们围拢,陈毅连忙向大家摆手致意,说道:“各位工人朋友,你们好!早就听说你们厂的大名了,直到今天才有空过来瞧瞧。大家继续忙手头的工作吧,可别因为我而耽误了生产进度。”
厂长带着陈毅到了工具车间,然后把全国劳模田景琦叫过来跟陈毅介绍。陈毅紧紧抓着田景琦的手,夸奖道:“你真是个能人,听说你一人顶二十人,大家都在跟你看齐呢,好日子不远啦。”
田景琦连忙介绍道:“咱们厂里高手如云,就说钟志刚吧,他搞了个技术新花样,工作效率噌噌往上涨,翻了四十多倍,都超过我了。咱们这儿,都是你学学我,我学学你,共同进步。”
陈毅说:“行嘞,搞社会主义建设就得像这样,大家你争我赶,一起往前奔。”
讲完后,陈毅回头对厂长讲:“你们厂里人才济济,氛围又这么好,日后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陈毅要走的时候,厂长满脸留恋地说:“以后陈老总有空,还得多来咱们这儿看看啊!”
陈毅马上笑眯眯地更正说:“咱们这是去学习,可不是去视察。四川嘛,它可是我的老家,我当然想回来。只要有机会,我肯定还会再来的。到时候,我可盼着你们能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