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警告!玩手机会阻碍大脑发育,已有孩子中招,家长要注意
文|鳄娱海棠
编辑|鳄娱海棠
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对青少年而言,手机不仅是社交工具,更是娱乐、学习甚至逃避现实的手段。
可日本东北大学加龄医学研究所教授川岛隆太的一项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却为这一现象敲响了警钟。
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可能导致学业成绩下滑,更可能直接阻碍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其危害甚至超过“不读书”本身。
川岛隆太教授自2010年起,对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的约7万名中小学生展开了长达十年的追踪调查。
研究团队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定期观察学生脑部结构变化,并结合生活习惯问卷分析发现,每天使用屏幕,包括手机、电视等超过1小时的学生,学业成绩显著下降。
若手机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即使每天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其表现仍不及几乎不学习但完全不使用手机的学生。这一结果颠覆了很多人的传统认知。
过去人们常认为“不读书”是成绩差的主因,但川岛的研究表明,手机本身对学习能力的干扰更为致命。
更令人担忧的是脑部发育数据。MRI扫描显示,长时间使用网络的学生,其大脑中负责连接不同区域的白质神经纤维网络在三年内几乎停滞发育。
白质神经纤维如同大脑的“信息高速公路”,负责传递信号和协调各脑区功能。
若其发育受阻,可能导致信息处理速度变慢、注意力分散以及高阶认知功能,比如如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的缺陷。
川岛指出,这种结构性的神经发育迟缓,正是学力衰退的深层原因之一。
这种现象并非日本独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耗资3亿美元的研究发现,每天使用屏幕超过7小时的青少年,大脑皮层会过早变薄,语言和思维能力测试得分明显偏低。
而韩国的一项实验表明,即使手机未使用,仅放置在桌面上,也会显著降低学生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这种“隐形干扰”可能与大脑潜意识对手机的警觉有关。
人类进化形成的注意力机制会本能关注潜在的信息源,而手机的频繁通知或存在感会持续消耗认知资源,导致“认知泄漏”。
手机使用还会通过干扰专注力和睡眠质量间接影响学习能力。
美国微软公司的研究显示,人类的平均专注时间从 2000年的12秒缩短至2015年的8秒,而智能手机的普及是主要原因之一。
韩国的研究也表明,手机的存在会分散注意力,即使不使用,也会降低学习效率。
睡眠方面,如果在睡觉的时候仍旧手机不离手,那么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会抑制体内褪黑素的分泌,从而使得睡眠质量严重下滑,很多长期熬夜的人为了能够睡的更香,还会单独服用褪黑素。
广东,一名20岁大学生因长期熬夜玩手机导致脑萎缩。
该学生从大二开始,每天晚上9点至凌晨 3 点持续使用手机,白天则精神萎靡、成绩下滑。
医院检查显示,其大脑结构出现异常,部分区域萎缩程度接近老年人。
日本东北大学还进行过一项耗时三年的跟踪研究,13岁男生健太在升入初中后获得了一部智能手机,起初主要用于查阅资料,但逐渐沉迷于社交媒体和游戏。
三年间,他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从1小时激增至5小时以上,学习成绩从班级前10%滑落至后30%。
父母曾强制减少其使用时间,但健太出现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症状。
研究团队通过MRI对比发现,健太的大脑白质纤维网络发育几乎停滞,尤其是前额叶与海马体之间的连接显著弱于同龄人。
前额叶负责决策和自控力,海马体则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
神经学家解释,这种结构缺陷导致健太难以抑制对手机的渴望,同时学习新知识时记忆固化困难。
更惊人的是,其脑部发育水平相当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而当时健太已年满16岁。
这一案例并非孤例,研究显示,长期日均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的青少年中,约35%出现类似脑发育滞后现象。
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川岛教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家庭需建立明确的手机使用规范,例如禁止在学习和睡前1小时使用设备,并将手机放置在公共区域而非卧室。
家长自身的行为也至关重要。若父母沉迷手机,孩子模仿的概率将大幅增加。
因此,家庭成员需共同制定规则,并通过“无手机晚餐”“周末户外活动”等方式重塑家庭互动模式。
教育系统的角色也不容忽视,日本部分学校已试行“手机寄存制度”,要求学生到校后上交手机,放学取回。
韩国则推广“数字排毒”课程,教授学生管理屏幕时间的技巧。
科技公司同样需承担责任,例如优化青少年模式的强制性,如限制单日使用时长和功能性例如屏蔽无关推送,而非仅流于形式。
川岛的研究揭示了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但并非否定科技的价值。
关键在于找到“工具”与“主人”的边界。
神经科学表明,人类大脑具有可塑性,即使在发育停滞阶段,通过减少屏幕时间、增加实体社交和运动,仍能部分恢复神经连接活性。
例如,美国一项干预实验显示,将青少年日均屏幕时间从6小时降至2小时后,其前额叶皮层活跃度在半年内提升了18%。
这场关于手机与脑发育的讨论,本质上是现代社会对科技依赖的集体反思。
正如硅谷前工程师特里斯坦·哈里斯所言:智能手机的设计初衷是服务人类,而非让人类成为算法的奴隶。
唯有通过科学认知、家庭协作和社会支持,才能让下一代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避免沦为“停滞的大脑”这一悲剧的主角。
参考信源:
潇湘晨报2025.5.6——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