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谈判失败,中国尽力了,金砖出现叛徒,莫迪对美一跪到底
前言
2024年4月,金砖国家外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碰头,本想在全球经济不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起商量发展大计。
但最终会议没能发表联合声明,印度在会议上表现得更亲近美国,显示出金砖国家内部存在分歧和问题。
这意味着全球贸易规则正面临重大转变,金砖国家能否团结合作,将直接影响未来全球经济的走向。
正如99岁高龄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所预言:“美国筑起的关税高墙,正在加速自身霸权的崩塌。”
”而这场金砖峰会,或许正是这一预言的有力注脚。
印度这次峰会上的表现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像是峰会上的一块不和谐的阴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和猜测。
会议期间,印度代表的态度一直比较冷淡,私下里还说不想跟美国闹僵。
这和美国副总统之前访问新德里,以及美印之间越来越频繁的互动不太一样,让印度在这次峰会上显得有点“另类”。
更让人奇怪的是,印度外长苏杰生竟然没有参加这次外长会议,金砖国家外长的合影里也没有他,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联合早报》的报道进一步揭示,印度在这次会议上显得不太积极配合。
会议快结束时,印度提出了“经贸豁免”的要求,想在美国施压的情况下,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选择保持沉默。
这些举动与其他金砖国家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保护主义的努力显得很不协调。
这引发了大家对印度在金砖机制中扮演的角色和立场的疑问。
这也为金砖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加了不确定性。
莫迪的“如意算盘”
印度最近表现得好像跟美国特别亲近,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
我们看看莫迪是怎么想的,就能明白他们在经济、安全和政治上都有自己的盘算。
2024年,印度经济不太好,增长速度下降,外国投资也跑了不少。
再加上美国对印度征收“数字服务税”进行报复,更是让印度经济雪上加霜。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印度想方设法进入美国市场,争取美国降低关税。
所以,他们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紧急降低了128种美国商品的关税,甚至还接下了中国不要的波音飞机订单。
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很紧张,所以印度也希望美国能在安全上给自己提供一些保障。
印度想通过多买美国能源和高价购买美国武器,来争取美国在印巴冲突中支持自己,从而保障自身安全。
莫迪和特朗普的私交也不错,可能会促使美印更快达成协议。
但是,这种看起来有点“短视”的做法,就像印度媒体《印度快报》说的那样,可能会让印度再次吃亏,像以前一样,为得到美国的支持付出过高的代价。
这样来看,印度需要更加谨慎,避免掉入类似的陷阱。
印度态度转变,美国贸易政策强硬,中国却在金砖峰会上展现出不同以往的姿态,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王毅外长接连提出“五问”,直接批评美国滥用关税扰乱全球经济,呼吁金砖国家团结协作,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以“不跪”的姿态展现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决心。
中国外交部发布的视频《不跪》,更清晰地向世界表明了这一立场,传递出中国绝不屈服于压力的信号。
同时,中国也在务实地行动,例如加强与巴西、南非等国的农产品贸易,启动“金砖农业合作走廊”项目。
此外,中国还在努力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构建更加多元、更具韧性的经济合作网络,从而应对美国单边主义带来的风险。
商务部的意思很明确:美国想谈,可以,但得先取消单方面加征的关税。
中国现在的策略是,通过必要的抗争来争取合作,以此维护国家利益。
同时,中国也希望能够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贸易体系,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公平受益,避免一方独大。这种策略既是为了自身,也是为了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印度的“豪赌”与潜在风险
印度现在好像在“押宝”美国,但这步棋风险很大。
为了得到美国的关税优待和“撑腰”,印度可能要放开一些重要的国内市场,比如牛奶制品、汽车零件等等。
这会严重打击印度自己的产业,让“印度制造”的目标难以实现。
美国可能还会要求印度少买俄罗斯的能源,这会影响印度的能源供应。
更麻烦的是,印度如果对美国让步太多,可能会被金砖国家“孤立”。
俄罗斯可能减少和印度的军事合作,巴西也在考虑把一部分铁矿石订单给中国。
印度股市大幅下跌,卢比汇率走低,这些经济现象都暗示印度可能因为更加亲近美国的政策而付出巨大代价。
正如印度《经济时报》评论所说,莫迪可能为了获得虚无缥缈的承诺,牺牲了国家利益。
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即为了自身稳定而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最终可能导致印度付出更大的代价,承担更严重的后果。
这种短视的行为可能会对印度未来的发展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
金砖合作的未来与全球新秩序的曙光
印度的做法给金砖国家的前景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如何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有效应对外部的压力和挑战,这是金砖国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虽然印度倾向于与美国合作,但其他金砖国家仍在坚持多边主义,并且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方式。
巴西正在努力推动金砖国家使用数字货币进行结算,俄罗斯也将能源贸易与人民币联系起来。
这些行动都显示出,金砖机制依然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面对世界难题,中国提出了“全球南方合作倡议”,就像一个大家一起想办法的行动。
这个倡议建议成立金砖发展基金,专门帮助非洲建设各种基础设施,让非洲发展得更好。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金砖+非洲”合作,还有“数字丝绸之路”等项目,这些都为金砖机制的改变和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王毅外长说过:“公道自在人心,历史终将证明,站在多边主义一边的人,终将赢得未来。”这句话很有力量,表达了中国对正义的坚持。
金砖机制的未来,以及全球贸易规则的改变,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公平、多元的国际经济体系一定会实现。
这次金砖峰会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普通会议,更是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改变的一个体现。
印度采取的“亲美”政策,反映出一些新兴国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有时会犹豫不决或者做出让步。
中国的坚定态度和实际行动,则给出了另一种选择:通过加强彼此合作,建立更加公正、多样化的国际经济体系。
历史在不断发展,美国想靠关税来维持自身霸权的计划最终会成功吗?
参考信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