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清朝没有好词?这7首词唯美动人,水平不逊色于经典宋词

驶向一江秋 1周前 (05-05) 阅读数 55 #推荐

提到词,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宋词。其实除了宋词,其他朝代也有很多精彩的词作,比如清朝。

本文分享清朝水平最高的7首词,这些词优美动人,各具精彩之处,可以和经典宋词相媲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1首 清朝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词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世之句开篇,将世间的爱情悲剧融入决绝词的框架。

全词以极简笔墨勾勒出爱情本质的虚幻性,其哀婉缠绵的意境与精准的意象选择,体现了纳兰词“哀感顽艳”的独特魅力。

第2首 清朝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这首词作者以鹰自况,是一首精彩的托物言志诗。

此词开篇“寒山几堵”如斧劈刀削,展现雄浑气魄。“削碎中原路”的夸张笔法,将猛禽威力具象化。

下阕“闲狐兔”喻世间宵小,结句“月黑沙黄”的肃杀场景中呼唤雄鹰,暗含重整乾坤的壮志。

全词突破传统咏物格局,将个人身世与家国情怀熔铸一体,彰显陈维崧气魄绝大的豪放词风。

第3首 清朝项鸿祚《减字木兰花》

春夜沈沈,漏尽更残梦未成。何处箫声,吹落梨花满院庭。

人间何世,十二阑干空徙倚。便不分明,也有凄凉一味生。

项鸿祚有“词中商隐”的美誉,此词在春夜构建出迷离的意境剧场。

“漏尽更残”的时间感知与“梨花满庭”的空间意象交织,形成多维度的惆怅空间。结句“便不分明”的模糊表达,恰是末世文人集体心境的精准投射。

全词继承李商隐朦胧诗风,又融入清代特有的衰飒气息,展现词体幽微要眇的独特表现力。

第4首 清朝蒋春霖《卜算子》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此作将传统春愁主题推向哲理层面。“化了浮萍”的惊人想象,揭示生命流转中的永恒悲苦。

上阕阴阴雨与聚落花的意象叠加,构建出封闭的愁城空间;下阕弹泪、浇酒的激烈动作,反衬出无法排遣的深愁。

全词在婉约表象下蕴含存在主义式的生命思考,是一首令人回味的词中佳作。

第5首 清朝王鹏运《点绛唇·饯春》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作者是晚清四大家之首,此词是饯春之作,将时代巨变投射于传统题材。

“榆钱难买”的奇喻,暗喻光绪朝局无可挽回的颓势。下阕“春去能来”的诘问,道出维新志士对时局的深层焦虑。结句“乱山鹃声”的视听意象,将个人感伤升华为时代挽歌。

此词完美实践常州词派意内言外的理论主张,是清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6首 清朝文廷式《蝶恋花》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这首词是维新词人文廷式在中日甲午海战战败后的血泪之作。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的叠词运用,将国土沦丧之痛具象化。下阕“蕙些兰骚”的反讽,暗示传统文人表达在时代剧变前的无力感。结句“情难死”的决绝,既指儿女私情,更喻家国大爱。

全词熔铸屈原离骚精神与近代意识,展现词体在历史转折期的强大表现力。

第7首 清朝郑文焯《浣溪沙》

一半梅黄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词中画家”郑文焯以水墨技法入词,“虚岚浮翠”的设色,“山果打头”的写意,构建出空灵的画境。表面写闲适,实则以“不知名”野花暗喻遗民身份,用“画中行”的疏离感表达对现实的超越。

全词实践作者清空峭拔的艺术主张,将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完美融入词体,令人拍案叫绝。

清朝最精彩的7首词分享完了,这些词从清初的哀婉缠绵,到中期的沉郁顿挫,直至晚清的沧桑巨变,完整展现了词体在清代取得的艺术突破,共同构筑了清词继宋词之后的第二座艺术高峰。

朋友们,除了文中这些,清朝还有哪些精彩好词?欢迎在评论区里分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驶向一江秋

驶向一江秋

爱好写作,爱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