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舒服才是真福气!这十座地理条件拔尖的城市,有你的家乡吗?

话说史海镜鉴 1天前 阅读数 1 #历史

老百姓过日子,都盼着住个“风水好”的地儿。

啥叫风水好?玄学咱不了解,但是地理上的“风水好”,就是气候不极端、出门不爬坡、喝水有源头、赚钱有门道。

您看从古至今,地理条件好的城市就像聚宝盆,既能养人又能聚财。

今天咱就来数数,那些让老百姓打心眼里觉得“舒坦”的十大城市,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上海陆家嘴

第十名: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

说起昆明,上咱们都知道它有个美称——“春城”。

这座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坐落在云贵高原中部,北边有乌蒙山挡着冷空气,南边又有印度洋暖湿气流吹过来,就像被大自然特意“调了温”。

这里冬天不结冰,夏天不闷热,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有8℃,最热的7月也就20℃出头,屋里连空调都少见。

更难得的是,昆明旁边有个滇池,好比天然大空调,不仅调节了湿度,还让周边长出了大片湿地。

您想想,不管啥时候出门遛弯,都能看见绿树开花,难怪好多北方老人退休后都爱往这儿搬。

昆明

第九名:江海交汇的“黄金口岸”广州

广州人常说“食在广州”,可这“食”的底气,离不开地理条件的恩赐。

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珠江从城里穿过去,东边连着香港、深圳,西边通着佛山、珠海,南边直接入海。

这种“三江汇聚、八口入海”的格局,让广州从宋朝开始就是热闹的港口。

您别看现在广州高楼林立,老广们最得意的还是气候——虽说夏天有点潮,但冬天基本不用穿棉袄,过年还能逛花市。

更重要的是,珠江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周边的顺德、中山都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菜市场里永远不缺新鲜蔬果,这日子过得能不滋润吗?

广州

第八名:山水相间的“人间天堂”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首先就美在地理。

杭州北边是京杭大运河,南边是钱塘江,中间还“嵌”着个西湖。西边的天目山挡住了西北风,东边的平原又让东南风畅通无阻,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

老杭州人都知道,西湖不仅好看,还能调节温度——夏天走在湖边,树荫底下比城里低好几度;冬天湖面水汽一散,又给周边添了些暖意。

咱们再说杭州这水网密布的好处,过去坐船就能串亲戚,现在家门口就是河道,晨练沿着河边走,看着水波荡漾,心里头都敞亮。

难怪当年南宋迁都选这儿,老百姓过日子,就图个山水相伴、气候宜人。

杭州

第七名: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汉

武汉人常说自己的城市是“百湖之市”,这话一点不假。

长江和汉江在这儿交汇,把城市分成了汉口、武昌、汉阳三部分,周边还有东湖、沙湖、汤逊湖等上百个湖泊。

这种“两江穿城、百湖相连”的地理条件,让武汉从古至今都是交通枢纽。

早年间您坐船下江南,必经的就是武汉;现在高铁四通八达,从武汉到北京、上海、广州都只要四五个小时。

再说武汉的气候,虽说夏天有点热,但长江的水汽让空气不那么干燥,冬天冷得也不刺骨。

更关键的是,湖泊多意味着湿地多,不仅能蓄洪防旱,还让城里到处有亲水的地儿,晚饭后去江滩散个步,听听轮船的汽笛声,这就是武汉人独有的惬意。

武汉

第六名:平原沃土的“天府之国”成都

咱们都知道“天府之国”说的是四川盆地,而成都就像这盆地里的“心脏”。

它位于成都平原中部,西边是龙门山脉,东边是龙泉山脉,就像两道天然的屏障,把冷空气挡在外面,把暖湿气流留在城里。

这里地势平坦,连骑自行车都不费劲,不像山城爬坡上坎。

更厉害的是都江堰,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的水利工程,到现在还在给成都送水——岷江的水通过沟渠引到田里、城里,既不怕旱也不怕涝。

所以成都人过得悠闲,春天去龙泉山看桃花,夏天去青城山避暑,秋天在银杏树下喝茶,冬天到西岭雪山看雪,四季都有乐子,这多亏了老天爷给的好地势。

成都

第五名:依山傍海的“黄海明珠”青岛

青岛人最骄傲的就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美景背后是地理条件的馈赠。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边濒临黄海,北边有崂山山脉,海洋和山地共同调节着气候:夏天海风一吹,闷热全跑了;冬天山脉挡住北风,比同纬度的城市暖和不少。

更妙的是,青岛的海岸线曲折,有很多天然港湾,像青岛港、黄岛港都是重要的航运中心。

老青岛人都知道,住在海边不仅能看景,还能吃到新鲜的海鲜——开春的鲅鱼、秋天的螃蟹,码头刚上岸就进了菜市场。

青岛的地形,虽说有些小坡,但不像山城那么陡,老年人散步爬坡也吃得消,难怪青岛总被评为“宜居城市”。

青岛

第四名:河网密布的“水乡泽国”苏州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的美,美在水网纵横。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北边是长江,南边是太湖,中间还有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全市大小河流加起来有两万多条,真正是“出门见水、抬腿过桥”。

这种地理条件,让苏州从古代就是鱼米之乡,水稻亩产高,丝绸更是名扬天下。

再说苏州气候,太湖就像个大水库,夏天吸热、冬天放热,让苏州的气温常年温和。老苏州人喜欢在河边喝茶、聊天,就连买菜都能划着小船去水上市场。

更重要的是,地势平坦加上水网发达,过去种地靠河渠灌溉,现在交通靠公路、铁路,苏州工业园区更是成了经济重镇,这都是地理条件给的底子。

苏州

第三名:一马平川的“中原之心”郑州

郑州能成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全靠地理优势。

郑州位于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北边是太行山,南边是大别山,正好卡在中原腹地。

早年间,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让郑州成了全国铁路枢纽,现在高铁更是四通八达,到全国主要城市都很方便。

虽说地处北方,但郑州气候不算极端:夏天热但雨季集中,冬天冷但时间不长,加上地势平坦,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都省劲。

老郑州人都知道,黄河给了这片土地肥沃的泥沙,周边的新乡、许昌都是产粮大市,吃喝不愁。

更关键的是,作为河南省会,郑州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这种“中心位置”让它既方便发展工业,又适合老百姓生活,日子过得实实在在。

郑州

第二名:陆海相连的“东方之珠”上海

上海能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地理条件是最大的功臣。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北边是长江,东边是东海,就像长江流域的“出海大门”。

长江带来的泥沙堆积成平原,让上海地势平坦,随便盖楼修路;黄浦江穿城而过,把城市分成浦东、浦西,既方便航运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老上海人都知道,上海早年靠码头起家,现在靠港口发财,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常年全球第一。

再说气候,上海的海洋性气候让冬天不干燥、夏天不闷热,虽说偶尔有台风,但影响不大。

更重要的是,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上海人吃的大米、蔬菜很多都产自附近的苏州、嘉兴,新鲜又便宜。

这种“江海交汇、平原广阔”的条件,让上海既有大城市的繁华,又有过日子的便利。

上海

第一名:山水环抱的“帝王之都”西安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地理条件早就被老祖宗验证过。

它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边是黄土高原,南边是秦岭山脉,中间是肥沃的渭河平原,就像一个天然的“聚宝盆”。

您看,秦岭挡住了南边的湿热空气,黄土高原减弱了北方的寒流,让西安气候四季分明:春天不扬尘,夏天不太热,秋天很凉爽,冬天少雨雪。

更关键的是,渭河从西安城边流过,周边还有泾河、灞河等八条河流,古人说“八水绕长安”,就是形容这里水源充足。

老西安人都知道,当年秦始皇选这儿建都,就是看中了“四塞之地”——东边有函谷关,西边有大散关,南边有武关,北边有萧关,易守难攻,加上平原肥沃,粮食够吃。

现在的西安,既有历史古迹,又有现代发展,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老百姓过日子踏实,难怪都说“长安长安,长治久安”。

西安

尾声

您看,以上这十座城市,有的靠江河吃饭,有的借山地挡风,有的凭平原致富。

其实对咱老百姓来说,地理条件好不好,说白了就是住得舒服、过得顺心——出门有景看,回家有房住,买菜不贵,看病不难,这就是好日子。

互动一下:

您觉得哪座城市最合您心意?您心目中的地理条件最强城市是哪里?点赞收藏,欢迎在评论区跟大伙唠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话说史海镜鉴

话说史海镜鉴

以史为镜,鉴古知今,讲述历史故事,启迪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