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为何同意与美会谈?商务部提到一个重要原因,美国财长说漏嘴
5月7日,经外交部和商务部同一天证实,国务院副总理、中美贸易牵头人何立峰将于5月9日到12日访问瑞士,期间还会与美方代表举行会谈。
中美关税战打了一个多月,中方一直态度强硬,为何在这个时候选择同意与美方举行会谈呢?
关于这个问题,商务部在回应中,提到了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才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需要指出的是,中方这边强调的是,中美本次会谈,并非真正的关税谈判,只是初步的接触。不过在福克斯新闻报道中,已经开始鼓吹这是一次“重大谈判”,暗示是特朗普政府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不过包括商务部、外交部在谈到该话题时,都明确指出,近段时间以来,是美方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而中方经过审慎考虑和评估,才同意了美方的请求。
尴尬的是,作为本次会谈的美方代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记者追问“中美到底是谁先打电话”,贝森特支支吾吾不愿正面回答,含含糊糊地表示“没有什么谁先打电话”。
为了找补,贝森特又进一步强调,声称中美之所以选择在瑞士接触,是因为自己本身就要去瑞士参会,结果发现中方也要去瑞士,因此趁此机会决定与中方见面。
但是贝森特的这番强行解释,就连美国网友都不买账,纷纷讽刺他称:“看起来贝森特像是特地在跟踪中国人的行程。”
而实际的情况,中方已经说得很清楚,根据我方的安排,何立峰本身就是接受瑞士方面的访问邀请,与其领导人举行会晤。而且中方的行程远不止于此,接下来还将在5月12日至16日,前往法国与法方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
因此与美国代表见面,实际上是因为美方的主动请求,因此中方决定可以在瑞士见一面,此前并不在原定的行程安排之内。
而且美方一再纠结是谁主动打电话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中方已经强调,虽然同意了会谈,但这不意味着中美开启了正式的关税谈判。商务部也阐明了立场,称如果美方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因此对于本次会谈,中方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美国的诚意,这也践行了中方的那句古话:“听其言而观其行。”接下来就要看美国的回应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