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为什么需要XC70这台车?
在新能源转型这件事上,传统豪华品牌有点“拧巴”。
为什么“拧巴”?在传统豪华品牌的“话事权”中,外资的分量显然更大。说白了,在中国市场血拼的豪华品牌们,如果有新产品导入,的确需要由外资方全权推动。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他们是站在西方的视角做产品,喊着“新能源转型”的声音很大,但落地的动作很慢。
在中国市场,留了这么长的“空窗期”,有些产品决策、技术支持,已经跟不上中国市场的需求了。
所以,你才会发现,这两年,传统豪华品牌走得有点艰辛。
现场展示了一张图表,成交价20万以上的车型销量,对比2019年和2024年,整体市场(燃油车+新能源车)还是增长的。其中,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占率,却从59%下滑到了38%。
原因何在?新能源的浪潮没有真正把握住,而燃油车的基本盘也出现了下滑。
所以,必须要改变!在中国市场,一定要明白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那么,很有必要认清市场消费趋势,新能源这张牌,一定要打得够响。
另一方面,传统豪华品牌仍然有自己的传统优势,这是时间和经验赋予的独特内涵,也是很有必要坚守的。
于是,沃尔沃给出了XC70这个答案。
在沃尔沃的造车逻辑里,架构是基础,模块化有太多的好处,所以,在XC70这台车上,同样是架构先行。
在已有的产品矩阵中,SPA/CMA承担了燃油车的架构基础。当继续往新能源跃迁的时候,沃尔沃选择了双重架构并进,纯电战略主要依托SPA2架构,混动战略则放在了SMA架构中。
所以,沃尔沃XC70的身世就很明确了,出自于SMA超级混动架构。
S有很多含义,可以是Scalable(可扩展性)、Smart(智能)、Safety(安全)、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M则是Modular(超级混动模块)的意思。至于A,就指Architecture(架构)了。
那么,映射在沃尔沃XC70上,它就有很多产品优势了。
比如,它会是一款长续航的混动SUV,在已有的信息中,能够看到CLTC纯电续航为200多公里。很显然,沃尔沃拿捏到了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需要“大电池”,需要更长的纯电续航。
而且,“200公里”可以满足怎样的场景应用?一周一充。简单说,在“可油可电”这件事上,沃尔沃已经与当前市场上的主流解决方案拉齐水准了。
还有一个特点,SMA架构智能化的上限明显更高。沃尔沃拥有出色的中国本土开发团队,应用在车辆上的电子电气架构、座舱芯片、智驾系统,完全可以与中国市场的优秀产品相当。
SMA架构,在骨子里,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技术基础。沃尔沃的传统豪华品牌基因,继续坚持安全底色、造车诚心;中国本土团队,则在电动化、智能化上,植入最先进的同代技术。
因为,你不得不承认,论电动化、智能化的领先能力,中国市场已经当仁不让了。
而继续展望的话,SMA架构还有更多的牌可以出,能够灵活适配轿车、SUV等不同车身形式,也可以覆盖不同容量动力电池。也就是说,XC70是开端,而绝对不会是终点。
先说沃尔沃XC70的市场定位,从命名逻辑来看,也很清楚了,介于沃尔沃XC60和90之间。
那么,定价也可能锚定这个价格区间走。沃尔沃XC60覆盖30万级市场,有更大电池、更长续航的XC70,预计将往上走一步,覆盖40万级市场。
在近日的战略发布会上,已经释放的信息,其实仅仅聚焦在了沃尔沃XC70的外观上。
为什么说,沃尔沃XC70想打“全面牌”?那是因为,它在努力地做到尽善尽美,不留短板。
仅就外观分析,他们也在非常小心翼翼地对待这台车。这个设计,仍然是沃尔沃的“魂”,也就是极简主义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你看到这台车,就会觉得,它没有太多冗余设计,非常简单、纯粹。同时,沃尔沃的标志性元素,不会缺席。
前脸是封闭式设计,强化新能源属性。LOGO上下,仍有“安全带”贯穿。车灯也是雷神之锤一体式大灯。
车门使用了无框式设计,并且也用上了比较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侧面腰线平直但有力,可以放大车身的体量感。
车尾也是熟悉的维京战斧尾灯,只是以发光线条做点缀,更显高级了。
后续,按照行业常规的传播节奏,内饰设计、座舱体验、智能辅助驾驶等,应该会陆续给出更多信息。
它不会给自己留短板,不仅仅是因为新架构,更因为沃尔沃XC70太重要了,所以,一定是一场准备充分的反击。
要成为“豪华超级混动第一车”,绝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2024年,中国市场混动销量同比增长87%,纯电销量同比增长28%。最值得重投入的机会点出现了,就是混动。于是,沃尔沃XC70来了。
铆足劲,下定决心,属于沃尔沃XC70的天空,也许可以更广、更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