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不再群发祝福,才看清谁是真朋友

上善若水浩然正气 5天前 阅读数 6 #推荐

大年三十晚上,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日历发呆。往年这时候,微信消息叮叮咚咚响个不停,红包雨下得人眼花,可今年出奇安静。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那些每年准时回复的“新年快乐”,不过是我用群发祝福换来的礼貌性回应。

咱这代人,正卡在社交的怪圈里。手机里躺着成百上千个“好友”,但真到想找个人聊心事时,翻遍通讯录都找不到。社交软件的“已读”功能,把关系变得像快餐,热乎一下就凉了。

去年春节,我花俩小时精心编辑祝福短信,还按工作、同学、亲戚分好类群发。很快手机就被“同乐同乐”“恭喜发财”刷屏,当时觉得自己特牛,好像有个超庞大的社交圈。结果今年没群发,才发现这些“朋友”,不过是通讯录里躺着的陌生人。斯坦福大学研究说,现代人每年主动联系的好友不超过5个,却得在社交平台维持200多个“弱关系”。这不就跟《小王子》里说的一样,只有你花时间陪伴的玫瑰,才是有一无二的。

现在的祝福都成了社交货币,人人都在这场通胀里“亏钱”。除夕那天,微信群里满屏的“新年快乐”表情包,跟流水线生产的一样,看着热闹,其实没温度。有个朋友跟我说,他每年得给300多人发祝福,其中200个压根没见过面。这哪是送祝福,分明是被人际关系的焦虑推着走,就像超市促销时囤的快消品,看着多,其实都是过期的情感库存。Sherry Turkle在《群体性孤独》里说得一针见血:技术让我们能轻易连接,可我们反而不会共情了。

今年安静的除夕夜,倒成了很好的社交过滤器。那些真正把我放心上的人,初二就打电话来问:“今年咋没收到你的祝福?”而那些只存在于群发列表里的“朋友”,彻底消失在我的生活里。这让我想起苏东坡和佛印,他们从不刻意维持关系,但遇到困难时,总会很快站出来帮忙。真正的友情,就得像泡开的茶,越品越有味道。

这次经历让我领悟,好的友情根本不需要节日祝福来撑场面。真正的在乎,是你半夜生病时,二话不说陪你去医院;是你失业时,一句“别怕,有我呢”;是你落魄时,一碗热腾腾的面。刘同说过,能找到随时能聊天的人,那是天大的福气。在这个信息非常多的时代,我们真得学会做减法,删掉那些一年都不联系的“好友”,给真正重要的人写封信,或者打个电话问问:“这一段时间过得咋样?”

元宵夜,大学室友突然打来视频电话。窗外烟花噼里啪啦地响,我们没说一句祝福,却聊起当年在宿舍偷吃泡面被宿管阿姨抓包的糗事。那一刻我才懂,美好的祝福,早就藏在这些没修饰的真心话里了。

这个春节教会我的,是别再用群发祝福衡量友情。当你不再用这种方式维系关系,就能看清谁才是愿意穿越人潮,陪你走到后来的人。坦率的说,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忘了发祝福就离开,就像星星,你一抬头,它永远在那儿亮着。

通过这件事,我也领悟了我以为只是我以为。你在别人心目中没有那么重要!不要自恋啊!人啊,认识自己不容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上善若水浩然正气

上善若水浩然正气

音乐情感励志生活小视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