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伊朗,不是朝鲜,北非军事强国拿到苏35,普京成功报复了法国

淡然若水梦 2个月前 (03-18) 阅读数 86 #推荐

不是伊朗,不是朝鲜,北非军事强国拿到苏-35,普京成功报复了法国埃及放弃的苏-35,为何最终落户阿尔及利亚?

那天我翻看国际军售的相关资料时,一条消息突然跳进我的视线:阿尔及利亚空军正式接收了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这事儿乍一看没什么特别,但细想一下就有意思了——这批战机原本是埃及订购的,可因为美国横插一脚制裁干预,埃及最后选择放弃。如今,这些“无主孤儿”竟然悄悄飞到了北非军事强国阿尔及利亚手里。说起这事儿,就得先聊聊苏-35战斗机。这款飞机被称为“四代半”的代表作,是俄罗斯在现代空中力量中的王牌之一。它不仅性能优秀,还经过俄乌战争实战检验,可以说是俄制武器里的“明星产品”。但问题来了,美国一直不希望这些先进装备流入更多国家,于是在对俄制裁中专门设立了一项法案,就是为了阻止像埃及这样的国家采购这些武器。可惜,美国算盘打得响,却没料到俄罗斯会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买家——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和法国关系紧张,由于历史殖民问题,两国之间长期积怨。而且近年来,法国又在地中海地区频频动作,引发了阿尔及利亚的不满。所以,当俄罗斯主动向阿方抛出橄榄枝时,对方几乎没有犹豫就接盘了这批苏-35。

普京为何选中了阿尔及利亚?背后藏着反击法国的大棋局如果你觉得这是一次普通军售,那可就低估普京的心思了。这次交易,其实隐藏着两个重要目的:第一,是解决积压库存的问题;第二,则是一场针对法国的小型“报复行动”。

我们都知道,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展开全面围堵,其中以美国和欧洲为首,包括英国、德国、尤其是法国态度最为强硬。马克龙甚至公开表示要支持乌克兰到底,还扬言组建英法联军参与所谓“维和行动”,实际上就是变相参战。对于普京“敲打”一下西欧列强中的急先锋——法国,无疑是一种战略需要。而选中阿尔及利亚作为合作对象,更显得意味深长。一方面,这个北非国家与法国有着历史恩怨,它早年曾被殖民统治,如今依旧对巴黎保持高度警惕;另一方面,通过向其提供先进装备,可以间接增强其区域影响力,让地中海方向成为牵制西欧的重要杠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交付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小型地缘政治博弈。再者,从技术角度来看,苏-35对于提升阿尔及利亚空军实力也非常关键。目前该国主力机型还是70多架老式苏-30MKA,而引入性能更优越、更现代化的苏-35,不仅能填补技术上的短板,还能实现与未来即将交付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苏-57之间的一定衔接。有传言称,这批飞机可能只是租用,用来过渡等待真正的新型号,但无论如何,它都让外界重新审视这个北非军事大国的发展潜力。

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未来或迎更多意外买家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推出针对性制裁法案,本意是阻止俄式武器扩散,为何最终却未达成目标呢?这里面其实有几个值得琢磨点:

从市场角度看,高端现货总会有人抢。如果你仔细研究国际军火贸易,会发现很多时候买家的决定并不完全受政治因素左右,而更多取决于价格、性能以及供货时间等实际条件。而这一批原本属于埃及时期生产出来的现货,因为已经完成制造,所以交付速度极快,比重新排产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对那些急需提升作战能力但又不愿苦等数年的国家非常具有吸引力。从外交层面分析,美国虽然试图通过施压来孤立俄罗斯,但这种策略往往只对亲美阵营有效,对于那些独立性较高或者与西方关系微妙(比如伊朗、朝鲜,以及现在谈到的阿尔及利亚)而言,并不会轻易改变自身需求。而且,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想,美式干预越多,有些国家反而越倾向于挑战规则,以此彰显自己的自主权威。例如伊朗之前传出的采购计划,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屈服”的姿态,只不过目前看来还在等待更新版本罢了。说句题外话,你觉得下一个可能拿下剩余库存的是谁?有人猜测会轮到朝鲜,还有人认为或许南美洲某些新兴势力也可能跃跃欲试。不管怎样,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单方面设限并不能彻底封锁住市场需求,而随着各类冲突持续发酵,各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交易恐怕还会越来越多。如果你站在指挥官的位置,会怎么选择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淡然若水梦

淡然若水梦

淡然若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