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这些花专爱“喝雨水”?实测:掌握技巧,淋雨反而爆盆美翻!
最近几场突如其来的夏雨,让不少花友又开始纠结:到底该不该把花盆搬进屋?
毕竟“淋坏根”的担忧总在心头——可你知道吗?有些花偏就爱这雨水的滋润,淋对了反而叶子油亮、花开爆盆!上周和小区里养了20年花的王阿姨聊天才发现,原来夏季这8种花最“贪雨”,但想让它们越淋越精神,还得掌握几个关键技巧!

楼下张姐家的绣球总被她当“宝贝”,一下雨就赶紧搬进屋,结果今年夏天叶片发蔫、花苞小。直到王阿姨支招:“绣球就爱喝雨水!”原来雨水自带微酸性,能调节土壤酸碱度,还含微量元素,确实是绣球的“营养水”。
但关键得看雨势——小雨可以露天淋,雨水慢慢渗进土里,还能让土壤更透气;可要是暴雨就得小心了,雨水猛灌容易积水烂根,这时候得把花盆侧放,让多余的水顺着盆沿流走。

张姐试了两周,现在绣球叶子绿得发亮,花苞比拳头还大!
茉莉花更绝,花友圈都叫它“大水牛”,可这“牛”也得喂对水。王阿姨说,短时间的阵雨最适合茉莉,雨水浇透后,叶片立马挺得精神;但要是连续下3天雨,就得把茉莉搬到屋檐下,不然盆土一直湿哒哒,根泡烂了可就救不回来了。我上周给自家茉莉“淋雨”后,特意用筷子戳了戳盆土,发现表面干了才又浇水,结果这周一下冒出7、8个花苞,香得整个楼道都能闻见!

旱金莲看着娇弱,其实是个“雨里疯”。楼下李叔的旱金莲往年夏天总黄叶,今年听了王阿姨的建议,雨天直接放阳台外,结果雨后叶子绿得能滴油,还冒出一串橘色小花。原来旱金莲喜湿怕干,雨水能及时给它“解渴”,但光淋雨还不够——李叔每周给它浇一次稀释的豆饼水(浓度15%),开花前再喷点过磷酸钙溶液,这才是“爆花秘诀”。
现在李叔的旱金莲从阳台垂下来,像挂了一串小灯笼!

蓝雪花更“皮实”,王阿姨说它是“晒不死、淋不坏”的典型。我观察过小区里的蓝雪花,暴雨后反而开得更密,原来雨水能冲掉叶片上的灰尘,让它更好地“光合作用”;但雨停后必须得“晒透”——太阳一出来,蓝雪花的枝条立马挺直,花苞蹭蹭冒。
不过要注意,蓝雪花虽然喜肥,可别施浓肥,半个月浇一次稀释的复合肥,比啥都管用!

虎刺梅总被误解是“怕水”的多肉,其实夏季适当淋雨反而长得好。王阿姨家的虎刺梅往年夏天总掉叶,今年她雨天把它放室外,结果叶片绿得发亮,还开了小红花。但关键得“控水”——雨停后得检查盆土,要是摸起来湿乎乎的,就得等表面干了再浇水;连续阴雨天最好搬进屋,不然根闷在湿土里容易烂。
另外,虎刺梅夏天别施肥,它耐贫瘠,淋雨+散射光就够了!

牡丹吊兰更有意思,看着像多肉,其实是“喝水小能手”。王阿姨的牡丹吊兰直接挂在窗外,雨天任雨水浇,结果枝条长得老长,叶子厚得像小玉片。但要注意,它怕“闷”——土壤得用砂质土,掺点珍珠岩,这样雨水渗得快,根才不会烂;夏天正午还得遮阴,不然叶子会被晒焦。
我上周按这方法养,现在牡丹吊兰都快垂到地面了,玫红色小花藏在绿叶里,特别好看!

风雨兰真是“雨神的宠儿”,王阿姨说她从来不管,下雨前把它放窗外,雨后准能爆盆。原来风雨兰的球根能储存水分,雨水一浇就“唤醒”它开花——就像“干渴久了突然喝饱水”,自然要“炫耀”一番!不过要注意,平时别总浇水,等盆土干透了再浇透,模拟“暴雨”的感觉,它反而开得更疯!
油画吊兰的“小心机”在叶片——雨水能冲掉叶面上的灰尘,让紫色更透亮。但得给它“补光”——雨停后必须放光照好的地方,不然叶片会变绿;施肥也别用氮肥,容易让叶子“褪色”,用点磷钾肥,叶片颜色才会又亮又艳!

其实雨水本是“天然好水”,关键是咱们得懂花的“脾气”——哪些花能淋雨、哪些得避雨,淋雨前后该做啥。就像王阿姨说的:“养花就像养孩子,得顺着它的性子疼,别瞎操心!”这个夏天,不妨试试让这些“爱雨”的花痛痛快快淋场雨,说不定你也能收获一阳台的“爆盆惊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