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神
在中国的早期神话中,女性占有重要的地位,拥有许多神通广大的女神。
这是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后来母系氏族瓦解,进入男权社会,为了压制女性,男性就对早期神话里女性的独尊地位进行改动,比如,让女神沦落为男权的附属,或者把女神的性别改为男性等。
但是,女性崇拜意识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存在于中国人对于母亲的集体记忆中,所以神话里的女神还能得到一定的保留。
下面,就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吧!
1.羲和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神。
在最初的神话里,羲和是太阳尊神,她驾御龙车巡游天际。进入男权社会后,羲和从太阳女神演变为“帝俊之妻”,与帝俊结合生下十个太阳。传说她太阳后,在甘渊给他们洗澡,并把他们安置在东海的一棵巨大的扶桑树上,安排他们轮流值日,给大地带去光明。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
相传女娲开世造物,是大地之母。
女娲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后来还用黄泥仿照自己造出了人类,并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
后来天塌地陷,女娲熔五色彩石以补苍天,斩鳌足支撑起天空,这就是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西王母,西王母,尊称女仙之宗。民间俗称“王母娘娘”,被道教纳入神系,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因其所居昆仑丘于汉中原为西,故称西王母。还有一种说法是:“东母”和“西母”象征着太阳的东升与西落,而以“母”字相称,则展现出了上古母系氏族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的尊崇。所以,西王母也是掌管着太阳的神灵。
一开始是西王母是一位凶神,后来才成为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祸的长生女神,因此她的形象也一变再变。
最初西王母的形象是半人半兽,《山海经》说“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到了汉代,其形象从半人半兽变为了白发老妪;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则变成了一位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绝代佳人,至此西王母端庄、华美的女神形象定型。
常羲,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之母。
常羲与日御(羲和)同为帝俊之妻,生了十二个月亮,即为一年十二个月。
因为常羲是生育月亮的女神,担当着调和阴阳的重任,所以又成了制定时历的女神。
常羲所从事的仍是维护宇宙之秩序的工作,所以也属于创世之神之列。
后土,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中央之神。
后土神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民间称之为“后土娘娘”。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人们相信,后土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后土圣母被尊为“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
周代后期,后土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即“皇天后土”。
女魃,或名女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身份为天女,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之女。
在蚩尤与黄帝大战中,黄帝令应龙出战,蚩尤则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于是,黄帝令女魃助战,女魃成功阻止了大雨,帮助黄帝赢得战争。战后,女魃神力耗尽,不能归天,被遗漏在人间。
7.素女素女,是中国神话传说里的擅长鼓瑟的女神,她曾以音乐造福生灵万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她的形象被定位为古代第一位鼓瑟的女乐师。
另外,素女还是中国医家供奉的医疗女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