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负债率如何解读?
车企负债率如何解读?
1. 高负债率是汽车行业生存法则
汽车作为典型重资产、长周期产业,资产负债率60%-80%实为行业共性。2024年全球头部车企负债率普遍超60%(福特84%、通用77%、大众69%),国内主流车企同样处于高位(奇瑞89%、蔚来87%、比亚迪75%)。
核心原因在于:
- 千亿级固定资产投入:工厂、产线、模具等前期投入需举债支撑 .
- 研发军备竞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年均研发投入超营收5%(如大众2024年研发支出1250亿元)
- 供应链压款模式:应付账款占总负债40%以上(如蔚来应付账款占营收52%)
2. 负债结构比负债率更重要
关键看有息负债占比:
- 丰田/大众/福特有息负债占比达60%-70%,每年利息吞噬数百亿利润.
- 国内车企普遍控制在20%以内: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5%(286亿),吉利17%(860亿),奇瑞12%(211亿)
_注:无息负债(供应商货款、预收款)本质是产业话语权体现,不构成实质性风险。
3. 合理负债区间:动态平衡的艺术
- 安全线:有息负债/EBITDA<3倍(国际评级机构红线)
- 最优水平:资产负债率50%-70%(维持扩张能力且利息可控)
- 预警信号:当有息负债利息覆盖倍数<2倍(净利润/利息支出),或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00天(如长安超200天),需警惕流动性风险
企业要实现与供应商互利共赢,不仅采购规模要大,向上游供应商付款也要快速及时,最重要指标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是127天,奇瑞为143天(截至三季度末),长城汽车是163天,蔚来是195天,长安则超200天。
国内车企总负债规模仅为国际巨头的1/3(比亚迪5847亿 vs 大众3.4万亿),但通过供应链金融创新(票据置换、ABS融资)和政策工具(新能源补贴、低息贷款),实现高负债率下的低风险运转。比亚迪负债率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印证了转型期车企的负债弹性。
汽车行业60%-80%负债率是生存常态,但健康与否取决于有息负债占比和现金流造血能力(经营现金流需覆盖资本开支)。中国车企正通过负债结构优化,走出一条不同于欧美的高效杠杆路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