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赏紫禁城骑马,大臣真敢在皇宫撒欢儿跑?想多啦!

史韵传承者 1周前 (05-05) 阅读数 2 #推荐

在清朝,皇帝一高兴,大手一挥,可能就赐某位大臣 “紫禁城骑马” 的特权。咱乍一听,哇,能在皇宫里骑马,那不得策马奔腾,潇洒走一回?但您细琢磨,大臣们真有这胆子吗?这事儿,可没表面这么简单。

咱先得知道,紫禁城那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帝老儿住的地儿,也是朝廷办公的核心区域,戒备森严,规矩大得很。平常人,别说骑马进去,就是靠近点儿,都可能被当成刺客,抓起来砍头。所以,能得到 “紫禁城骑马” 的赏赐,那可是天大的荣耀,比中彩票头奖还让人眼红。

这特权啥时候有的呢?顺治入关那会,能在紫禁城骑马的,基本都是宗室亲贵,像多尔衮、多铎、豪格这些皇亲国戚。您想啊,他们身份尊贵,为大清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就算这样,早朝的时候,他们也不能像年轻大臣那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去见皇帝,还得让人搀扶着,从左右长安门慢慢步行到午门。您瞧,这皇宫大得,走起来可费劲了。估计康熙皇帝看着这些老臣太辛苦,心里一软,就决定给年老的高级官员赏赐紫禁城骑马的特权。这可把大臣们给乐坏了,毕竟能在皇宫里骑马,那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啊!

不过,您可别以为有了这特权,就能在紫禁城里随便驰骋。大臣们骑马的路线,那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就跟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样,得按规矩来。从东华门进紫禁城的,能骑马到景运门外的箭亭,就得乖乖下马;从西华门进的,到隆宗门外以南的内务府前就得停下。这路线从定下来后,就成了清朝的铁律,基本没改过。所以啊,大臣们要是敢偏离规定路线,那就是违抗圣命,脑袋可就悬了。

您再想,这些大臣能混到被赏赐紫禁城骑马的份上,哪个不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历经无数风浪的?他们心里门儿清,官场险恶,就跟在钢丝上跳舞一样,得小心翼翼。太张扬了,容易遭人嫉妒,指不定哪天就被人在皇帝面前参一本,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而且,紫禁城里贵人多,万一骑马不小心冲撞了哪位娘娘、阿哥,或者更倒霉,冲撞了圣驾,那可就是灭顶之灾啊!所以,就算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在皇宫里策马扬鞭。

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比如和珅。这和珅啊,那可是乾隆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年少得志,深受乾隆宠幸。他就飘了,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居然骑马通过紫禁城北的神武门,直接闯进大内御花园。您瞧瞧,这胆子大得没边了。不过,风水轮流转,乾隆一驾崩,嘉庆皇帝可就收拾他了,这事儿还成了和珅的一大罪状。

到了乾隆时期,这紫禁城骑马的特权又有了新变化。主要是按品级和年龄来定,一品官员不论岁数,都有资格;侍郎级别的,得年满六十岁才行。每年年底,吏部官员就忙着开列名单,呈给皇帝批准。而且,只要是军机大臣及侍郎在两书房任差使的,也能赏赐紫禁城骑马,岁数限制就放宽了。可这时候,其实大臣们基本都不骑马了。为啥呢?乾隆晚年,看着那些老臣,年纪一大把,上马都困难,心里一怜悯,就开恩允许他们乘坐二人抬的肩舆,或者坐马车进内。这么一来,骑马虽然还是荣誉象征,是皇帝的恩典,但实际生活中,慢慢就被取代了。

您看,这 “紫禁城骑马” 的特权,背后学问可大了。大臣们就算有了这特权,也不敢肆意妄为,还得规规矩矩,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皇权至上,大臣们在皇帝面前,那是大气都不敢出,就算有了点特殊待遇,也得谨慎再谨慎。

好啦,今天关于清朝 “紫禁城骑马” 特权的事儿,就给您唠到这儿。要是您觉得有意思,别忘了点赞关注,后续还有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分享给您,祝您财运亨通,干啥都顺风顺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史韵传承者

史韵传承者

传递历史长河沉淀下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