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平台激活“沉睡”资产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汇聚近20万条资产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推动资产跨部门、跨级次、跨地区调剂共享,平台应用正在进入快车道。
2025年1月,财政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了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资产调剂共享功能,实现全国资产调剂共享信息的汇聚和发布。平台设置调剂广场、共享广场、需求广场功能,分别查询可调剂资产信息、可共享资产信息和单位提出的资产调剂共享需求,有效撮合供需双方信息。
按照部署,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负责可调剂共享资产盘点和供需信息推送;地方财政部门负责汇聚本地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的资产调剂共享信息;财政部负责汇聚中央和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的资产调剂共享信息。确定需要调剂共享的资产,经供需双方沟通一致,按照资产使用或处置办法规定办理。
“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提升资产收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重要方式方法。建立调剂共享平台,有利于推动国有资产的盘活和高效率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
近期,安徽、河北等地的财政部门率先开展“完善平台、登记信息、匹配资产”工作,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已完成匹配资产的无偿划转,实现了资产梯度使用和物尽其用,使闲置资产焕发生机,也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部分科研仪器,经过10多年的使用,已不能满足科研需要,处于闲置状态,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发布信息寻找接收方。安徽省皖西学院因科研需要,通过平台寻找有关生物工程、食品安全、材料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查询得知生物技术研究所发布的自动影像处理系统、两维电泳系统、脉冲电泳系统、等电聚焦分级分馏器4台设备符合需要。此后,双方通过电话沟通、线上视频等方式达成初步调剂意向,生物技术研究所出具仪器测试报告,皖西学院出具接收函,共同完成了资产的无偿划转手续,目前设备已安装到位,投入正常使用。通过此次资产调剂,皖西学院节约资金280万元,并且大大缩短了资产配置时间,有效支撑了药理药效分析、中药分离鉴定、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此外,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笔记本电脑,解决了安徽省宿州、阜阳等地的10家单位办公缺电脑问题,平台调剂共享作用日益显现。“实践显示,调剂共享平台的投入运行,提升了国有资产尤其是科研仪器、办公设备等的使用效率,有效节省了财政资金的投入。”何代欣说。
财政部此前要求,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地方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运用平台加强资产调剂共享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树立勤俭节约、讲求绩效的理念,积极主动作为,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工作扎实推进。据悉,当前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正在盘点闲置低效资产,及时向平台推送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充分利用平台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效益。(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