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开闸放水,巴基斯坦城市或被淹没,后果究竟多严重?
印度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关闭印度河上游四座闸门后,悍然开闸放水,导致下游巴基斯坦境内多地河水大涨,面临着城市和人民被淹的风险,印度突然开闸泄洪,究竟是迫于无奈还是有意为之?接下来又将给印巴局势带来哪些影响?

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6号,印度在事先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对乌里大坝开闸放水。乌里大坝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坡印度河支流杰赫勒姆河上游。
根据印巴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水条约》,杰赫勒姆河是巴基斯坦控制的三条河流之一,但这条河流发源于克什米尔山谷的韦尔纳格深泉,自东向西先流经印度查谟-克什米尔,再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平原流淌而过。
此次印度突然毫无征兆的开闸放水,每秒泄洪量高达4500立方米,导致超2.2万立方米河水奔涌之下,杰赫勒姆河下游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马格拉地区水位因此暴涨,3小时内涨了7.2米,东部沿河一带爆发严重洪灾,部分地区陷入混乱。巴控克什米尔首府负责人紧急发布“洪灾预警”,警告民众做好应对洪水准备。

然而就在4天前,印度刚刚因印控克什米尔的针对平民袭击事件,单方面宣布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并关闭印度河上游4个控制水流的闸门,导致流向巴基斯坦的日均水量从原来的1.2亿立方米,锐减至1700万立方米,巴基斯坦农业灌溉系统60%的取水口面临干涸,并且位于信德省的塔贝拉水电站等巴基斯坦三座主力发电站被迫停机。如今印度在上游又突然开闸放水,很可能导致下游的巴基斯坦农田面临严重洪涝灾害。
目前印度对此并未作出回应,有人猜测,由于杰赫勒姆河上的大坝建于上世纪中期,且多于土石坝,坚固程度不够,蓄水能力也十分有限,在此次印巴矛盾升级后,没有过多考虑就关停了4座闸门,导致大坝蓄水超负荷,为此不得不开闸放水,否则大坝可能会支撑不住。
但问题在于,按照《印度河水条约》,印度仅能够在“常规泄洪”时期,提前10小时通知泄洪,此次显然印度没有给出任何通知。

自1960年印巴在世界银行的牵头下,签下《印度河水条约》后,这一条约便不曾被中断,即便印度曾因两国关系变化威胁暂停,也并没有付诸行动,但是这一次,印度却罕见的暂停执行条约,意味着接下来,水资源很可能再度成为印巴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点。
巴基斯坦境内80%的农业灌溉都依赖印度河,杰赫勒姆河下游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集中了巴基斯坦最多的平原,并且拥有英国殖民时期便留下来的世界上最大的灌溉系统之一,以此农业十分兴盛,粮食产量占巴基斯坦全国80%,是巴基斯坦境内唯一一个有能力向邻省供应粮食的省份,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3%,同时还承担着巴基斯坦90%的纸张、75%的化肥、以及70%的食糖、40%的水泥生产,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如今正是春播的关键时期,一旦上游持续泄洪,很可能导致下游的旁遮普省农田被毁,严重影响夏季粮食产出。作为以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巴基斯坦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一旦旁遮普省粮食大幅减产,很可能威胁巴基斯坦的农业命脉,引发粮食危机,进而导致工业和能源面临瘫痪的风险。
并且旁遮普省还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份,总人口超1.27亿,占该国全国人口的近一半,印度如果不顾人道主义,将河水作为利器,对巴基斯坦尤其是旁遮普省人民将是一场无妄之灾。同时印度也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面临更严峻的舆论压力。
另外, 此次印度开闸泄洪,也导致印度北部的查谟、旁遮普邦等低洼地区遭到反噬,如果印度持续泄洪,很可能导致印度本土更多地区出现农田、道路受损情况。

目前,巴基斯坦外长也在积极呼吁,希望中俄能够在这场危机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免引发更难以收场的严峻后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