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我提干排长回家探亲,和村花相亲结婚,40年的寻常生活
1978 年,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我成功提干成为了一名排长。多年的军旅生涯,在部队的摸爬滚打、刻苦训练与努力奋进,终于换来了这一荣耀时刻。当命令正式下达的那一刻,激动与自豪之情如汹涌的潮水般在我心中澎湃翻涌。
接到探亲通知后,我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乡之路。一路上,归心似箭,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家乡的模样和父母的音容笑貌。坐了几天几夜的车,终于抵达了村口。
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越发枝繁叶茂了,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村子,熟悉的乡音在耳边响起,乡亲们的目光纷纷投向我,眼中满是羡慕与夸赞。
“这不是老张家的小子吗?都当上排长啦,真是有出息!”“瞧瞧,这一身军装穿得多精神,不愧是咱村走出去的军人!” 听着乡亲们赞美的话语,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一种衣锦还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刚到家门口,父母早已在门口翘首以盼。母亲眼中含泪,快步上前拉住我的手,上下打量着,嘴里念叨着:“儿啊,可算把你盼回来了,瘦了没?在部队吃得好不好?”
父亲则在一旁笑着,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眼中的欣慰与喜悦却不言而喻。
走进家门,屋内还是记忆中的模样,质朴而温馨。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饭菜,那熟悉的香味瞬间勾起了我的食欲和满满的童年回忆。
当晚,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父母讲述着家里这些年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我则把部队里的见闻和趣事分享给他们。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温馨而美好。这一晚,我睡得格外香甜,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在家待了几天后,母亲开始操心起我的终身大事。
在那个年代,婚姻大多还是靠媒人牵线搭桥。母亲托了村里的媒婆,没几天就有了消息。
媒婆说,村支书福伯的女儿春梅,今年刚刚二十,是我们当地知书达理温柔贤惠的姑娘,刚好和我十分般配,极力撺掇我们见上一面。
见面那天,我特意穿上了那身崭新的军装,将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 村头的老磨坊。
不知道为什么,刚刚走到门口,我的心便如同小鹿乱撞,紧张得砰砰直跳 ,不断在心里猜测着春梅的模样。
走进磨坊,看到一个姑娘站在那里,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
春梅穿着一件朴素的碎花布衫,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皮肤白皙如雪,脸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娇艳动人。她的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明亮而又有神,带着一丝羞涩与好奇望向我。
我的脸瞬间红了起来,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结结巴巴地说道:“春梅,好多年不见了,我是……” 话还没说完,就因为紧张而卡了壳。
春梅轻轻抿嘴一笑,那笑容如同一缕春风,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紧张与不安。“你好呀,早就听说你在部队提干了,真厉害!”
这一刻,春梅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进我的心田。
我们并肩坐在磨坊旁的石凳上,开始小心翼翼地交谈起来。起初,气氛还有些拘谨,我们的话题也只是围绕着部队生活和村里的琐事展开。
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发现我和春梅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爱好。她对部队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我便给她讲述部队里的训练、战友间的趣事,她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春梅也跟我分享村里的新鲜事,还说起我们很多小时候的往事。
望着她那专注的神情和甜美的笑容,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在部队的艰苦训练和紧张任务中从未有过的,它让我感到温暖、安心,又带着一丝期待。
不知不觉间,我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被她吸引,心中暗暗期待着能与她有更多相处的时间。
这次相亲,就像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仿佛回到了年少时和她青梅竹马的年代。
相亲之后,我的心就像被春梅施了魔法一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她。春梅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不断回放。
春梅似乎也对我有着同样的好感,每次见面,她眼中的羞涩与欣喜都让我确信,这份感情在我们之间悄然生长。
此后的日子里,我们常常相约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有时是在村后的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我们沿着河岸漫步,脚下的泥土软绵绵的,带着春天的气息。
偶尔,我会鼓起勇气牵起她的手,她的手柔软而温暖,我的心瞬间加速跳动,而她则羞涩地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却并没有挣脱。
我们会一起捡起河边的小石子,比赛谁扔得更远,溅起的水花如同我们心中的喜悦,荡漾开来。
有时,我们会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聊天。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我们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春梅靠在我的肩头,听我讲述部队里的冒险经历,当听到我在训练中受伤时,她会心疼地皱起眉头,关切地询问我的伤势。
我则静静地听她诉说着村里的家长里短,那些平凡的琐事,从她口中说出来,都变得那么生动有趣。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彼此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让我坚信,她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那个人。
很快,双方父母也察觉到了我们之间的情愫。在那个传统的年代,婚姻大事还是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是,双方父母开始商量起我们的婚事。
按照当地的习俗,男方要准备丰厚的彩礼,女方则会准备嫁妆。我家虽然不算富裕,但父母为了我的婚事,还是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准备了体面的彩礼。
订婚前几天,我满心欢喜又略带紧张地去准备送给她的订婚礼物。跑了好几个集市,才挑选到一对精致的银手镯,那手镯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就像我们的爱情,纯粹而美好。
订婚那天是个好天气,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我穿着崭新的军装,英姿飒爽地来到春梅家。她家院子里张灯结彩,亲朋好友们都前来祝贺。
在众人的见证下,我将银手镯轻轻戴在她的手腕上,她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我们向双方父母敬茶,正式改口称呼对方的父母为 “爸”“妈”,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责任与幸福的双重重量。
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白天订婚的场景。想到即将与她共度一生,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呵护她,给她幸福,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女人 。
婚后的日子,起初充满了新婚的甜蜜与温馨。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我都会在她温柔的笑容中醒来。
她总是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早餐,简单的米粥、咸菜和自家腌制的咸鸭蛋,在她的精心操持下,也充满了家的味道。早餐过后,我会帮她一起收拾家务,虽然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我们却乐在其中,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彼此的爱意与关怀。
然而,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的,我的探亲假完了,必须马上回到部队。那一刻,我们难分难舍,我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柔肠寸断的感觉。
我在部队又留任了五年,每两年才有一次二十天的探亲假。春梅在家里既当儿子又当儿媳,却从来没有抱怨过。
婚后的第三年,孩子出生了,但我直到孩子四岁才退伍回家。心里非常高兴,从此就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但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推移,柴米油盐的琐碎逐渐取代了最初的浪漫。家庭的开支逐渐增加,而我的工资在当时来说并不高,仅能勉强维持生活。为了节省开支,她变得格外节俭,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记得有一次,家里的油快用完了,她为了能买到便宜一点的油,跑了好几个集市,货比三家,最后才在一个偏远的小摊位上买到了价格稍低的油。
回来时,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看着她疲惫又开心的样子,我的心里既感动又愧疚,觉得自己没能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布做衣服也是一件大事。每次扯上几尺布,她都会精心设计,量体裁衣,为我和家人缝制出合身又漂亮的衣服。
她的针线活非常好,缝补的衣服几乎看不出痕迹,还会在衣服上绣上一些简单而又精致的图案,让原本普通的衣服变得与众不同。穿上她做的衣服,我心里总是暖暖的,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
孩子出生后,我们的小家开始多了很多琐事。孩子生病发烧要去看医生,可家里的钱却不够。她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不停地埋怨我平时不懂得节省。
我心里也很着急,觉得自己作为一家之主,连孩子的医药费都凑不齐,十分无能。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于是,我们俩第一次因为孩子的事争吵起来,声音越来越大,互不相让。
孩子被我们的争吵吓得哇哇大哭,看着孩子惊恐的眼神,我们顿时都愣住了,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那一刻,我们意识到,生活的压力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彼此的初衷,忘记了曾经的誓言。
争吵过后,我们陷入了冷战,谁也不愿意先低头。那几天,家里的气氛格外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回想起我们相识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愧疚。
我轻轻地起身,走到春梅的床边,看着她熟睡的面容,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双眼。我轻轻地握住她的手,低声说道:“对不起,是我不好,让你受苦了。”
她缓缓睁开眼睛,眼中也含着泪水,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我也有错,不该和你吵架,我们以后别这样了,好吗?” 我们相视一笑,所有的矛盾和不愉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经历了那次争吵与冷战后,我们都明白了生活的压力虽然沉重,但绝不能成为破坏我们感情的理由。从那以后,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经营我们的婚姻,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我在山上养了蜜蜂。虽然养蜜蜂的蜂箱需要放置在高山上,山路崎岖且布满了荆棘和石块,但一想到家里的妻儿,我便充满了力量,咬着牙坚持着。
她则在家里养起了家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鸡舍、鸭舍,喂食、添水,忙得不可开交。她还学会了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如竹篮、草鞋等,拿到集市上去卖。
虽然每次只能卖得几毛钱,但她从不抱怨,总是笑着说:“积少成多嘛,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有一年夏天,村里遭遇了罕见的洪涝灾害。洪水如猛兽般肆虐而来,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房屋。我们家的房子也未能幸免,积水很快就漫到了膝盖。她紧紧地抱着孩子,脸上满是恐惧和无助。我心急如焚,一边安慰着她们,一边四处寻找可以用来堵住门口的东西。
在这危急时刻,邻居们纷纷伸出了援手。大家一起用沙袋堵住门口,试图阻挡洪水的涌入。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洪水终于退去,但我们家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家具被泡坏,粮食被冲走,家里一片狼藉。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并没有被打倒。她默默地收拾着残局,将能抢救出来的东西整理好。我则四处打听,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损失。在政府的救济和邻居们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那段时间,我们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白天,我去田里补种庄稼,她则在家照顾孩子,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商量着未来的生活计划。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我们的感情却在这患难与共中变得更加深厚。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尽管生活拮据,但我们还是想尽办法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
我们会在晚上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孩子也很懂事,学习非常刻苦,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几十年的光阴匆匆而过。如今,我们都已不再年轻,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些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却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至今难忘。
回想起与她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心中满是温暖与感慨。从最初相亲时的羞涩与紧张,到后来感情升温时的甜蜜与幸福,再到婚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磕磕绊绊,每一个瞬间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
那些一起度过的艰苦岁月,那些共同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不仅没有消磨我们的感情,反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依偎在一起,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在我为了家庭努力奋斗时,她始终默默地支持着我,用她的温柔与坚韧,为我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只要想到她和孩子,我便充满了力量,无所畏惧。
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有着美好的未来。我们也终于可以放慢脚步,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宁静与幸福。
偶尔,我们会一起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化作了此刻的相视一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