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读不到,但富有意境,完全有实力入选教科书的8首诗,作为中国人,这些诗不可不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至今流传的好诗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我们读诗不能只读课本中的那几首,要博览群书,这样才能全面地体会诗词之美。
本文分享课本中没有的8首诗,这些诗都很精彩,完全有入选教科书的实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这首狂想诗很有“诗鬼”特色,打破时空界限,将神话意象与现实批判熔铸。
开篇以“飞光”拟人化时光,继而质疑长生之术,结尾以秦皇汉武的死亡反讽永生虚妄。
诗中“斩龙足”、“嚼龙肉”的暴力意象,展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悲愤抗争,暗藏讽刺意味,带给人深沉的思考。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是一首被误收入《全唐诗》的元诗,将湖光秋色与醉后幻境完美融合。
后两句以“清梦压星河”的超现实笔法,创造出虚实相生的奇幻世界。水天倒置的错觉中,星河成为承载醉梦的温床,诗意溢出满纸,意境无敌。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这首重逢诗以自嘲解构人生失意。
此诗用“掌上身”呼应云英昔日舞姿,末句双关“不如人”含有自嘲之意,既指技艺退步,更暗讽社会不公。
全诗在看似轻快的语调中,道尽晚唐士妓群体的集体困境,读之带给人满纸悲凉。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隐喻诗以弃珠明志,展现士人忠贞。中唐,藩镇割据,各节度使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炙手可热,权势熏天。
李师道极力拉拢张籍,许以好处,但张籍始终不为所动,写此诗明志,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忠于朝廷的决心。
最精彩的是尾句“恨不相逢未嫁时”,戏剧性转折,将个人情感与政治抉择交织,深具现实张力。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科举投赠诗以新娘喻考生,精妙绝伦。诗中将应考前的忐忑化为“画眉深浅”的闺房私语,既展现举子焦虑,又暗含对主考的奉承。
全诗含蓄蕴藉,别出心裁,开创了以艳情喻仕途的新范式。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以牧童形象诠释自然之道。
此诗前两句白描原野笛声,末句“卧月明”的放达姿态,暗合庄子“吾与天地并生”的哲学。蓑衣与月光的意象碰撞,在田园诗中开辟出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唐朝诗僧贯休的代表作,尤其是颔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恢宏磅礴,潇洒无限。
贯休因避黄巢之乱,来到越地,将此诗献给吴越王钱鏐以求晋见依附。钱鏐一见此诗,大加叹赏,但他认为“一剑霜寒十四州”不够气势,应该改成“一剑霜寒四十州”。
贯休听后认为钱鏐毫不懂诗,便吟诗四句送给钱鏐,然后转身入蜀:
不羡荣华不惧威,
添州改字总难依。
闲云野鹤无常住,
何处江天不可飞?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这首女性视角的相思诗,以江水喻情思,独具匠心。
前两句用“枫叶”、“暮帆”构建视觉纵深,后两句将无形思念具象为奔涌江水,富有空间流动性。
富有意境的8首诗分享完了,这些诗或突破传统题材,或创新表现手法,在历史长河中犹如遗珠。它们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教科书经典之外的另一重美学维度,既有超现实的幻想狂欢,也有微观的情感震颤,构成中华诗学的璀璨星图。
朋友们,本文分享的这8首诗水平如何?你曾经读过几首?欢迎分享高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