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博主爬泰山竟被征服:原来中国人强在坚持和毅力

橘子叶 3天前 阅读数 5 #推荐

同学们最近网上又有新瓜了!一位韩国博主来爬泰山,一开始就在说中国人体质差,结果自己爬到半山腰就差点“缴械投降”,甚至在山顶连西瓜皮都想啃,这剧情反转,属实让人笑出声!

这位韩国博主,起初信心满满地踏上泰山之旅,觉得1500米的高度根本不在话下。

刚进山口,看到人山人海;他又调侃,中国游客“体质太弱”,甚至怀疑,为啥大家都要带登山杖。这里的“调侃”可替换为“打趣”,“怀疑”可换成“疑虑”。大概是觉得大家带登山杖有些奇怪吧,毕竟刚进山就看到这么多人。

旁边中国大叔幽默回应:“你等爬到半山腰再说吧!”

网友们在弹幕区刷屏:“这下有好戏看了。”

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登顶并非易事,可这位博主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人体质太差,看到有人休息就忍不住嘲笑。

刚开始他和妻子一边走,一边吃着泡面。而且看到有人在休息的时候,他居然忍不住嘲笑道:“这点小坡竟然都爬不动?”

但随着海拔升高,空气稀薄,山路变陡,他们的体力也开始跟不上。

妻子小美试着加快脚步,不过还没走出几步呢,她就已然气息有些急促了,脸色也渐渐变得煞白起来。

韩国网友在线围观:“不是说中国人体质差吗?怎么你们也不行了?”现实狠狠“打脸”。

他故意下午到的泰山,想看有没有人被抬下来,结果失望了,反而是自己差点成为那个被抬下山的人。

爬到中天门时,俩人已然体力严重透支,看到那些中国游客,他们一边休息,一边津津有味地啃着肉夹馍,这模样让他俩羡慕得直咽口水,并且心中竟有些懊恼自己为何没带些吃食。

再往上,博主甚至连西瓜皮都想啃。

网友调侃:“西瓜皮能补体力吗?泰山专治各种‘嘴硬’!”

而中国游客则边走边吃,边聊天边拍照,气氛轻松愉快。

韩国博主这才明白,原来中国人爬山靠的是节奏,并且是坚持,而不是蛮干。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单肩包里装的几瓶水成了千钧重担,全身都在打颤,但嘴还是挺硬,认为自己状态不好是因为没有登山杖。

更有意思的是,韩国那个博主本来打算一直徒步走到底。可在下山的时候,他竟然看到缆车那里排着很长很长的队。

所以呢,他就直接选择坐大巴下去了。

下车后他感叹:“中国人的毅力和忍耐力,真不是吹的!”

还在社交媒体上道歉:“我以前误会了中国人体质,这次真服了。”

有韩国网友留言:“现实狠狠教育了他。”

中国网友则调侃:“泰山专治各种不服。”

终于,他赶上了最后一班下山大巴,虽然很累,但收获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其实泰山热度近年来不断攀升,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挑战自我。

网络上也频频出现“腿软腿抖”“急诊室”等相关话题,而且甚至有那么一些人因为体力不济竟然被抬下了山。

韩国博主正是看到这些视频,才决定亲自来体验一把,结果自己也差点“中招”!

他在视频里,对韩国同胞说,中国人的体质,并不差,反而在登山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毅力与忍耐力,这种精神,让他由衷地敬佩。

数据不会骗人。

依据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可以得知,在最近的五年这段时间里,中国全体人群的体质合格率始终处在增长的态势之中,并且国民的体质水平也在持续且稳定地朝着上升的方向提升着。

从2000年至2020年,我国国民达到体质合格等级从87.1%提高到了90.4%,提高了3.3个百分点。

经过20余年的监测数据予以分析,我国国民的体质整体展现出朝着良好发展的态势;并且城乡居民在体质水平方面的差异正逐渐地得以缩小。

尤其对于时常进行锻炼的那类人群而言,其体质合格的比率明显要比不锻炼的人高很多;而且这些都确确实实是有依据的数据。

外国游客对中国的真实体验也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外国人6488.2万人次,同比上升82.9%。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不少外国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中国之旅;频繁地用“安全”“便捷”以及“热情”“好吃”等词来描绘中国。

他们居然十分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并且这种感受还通过他们的分享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他们沉醉于中国那绚烂的自然风光;记录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惊叹于中国高铁的速度以及其带来的舒适;赞叹着城市地铁的便捷且快速。

他们轻松又愉快地在这些场景间穿梭,仿佛身处一个奇妙的世界,竟然能够一同领略到这般多样的风貌,着实让人感慨不已。

韩国博主的泰山之旅,成了网络热梗。

起初他并不相信中国人体质,甚至还想着要看“抬下山”的那种场面,不过结果却让他意想不到,他自己居然差点成了那个“主角”。

下山之后,他对中国人的毅力以及体质,那是彻底地服气了,而且还在视频里反反复复地强调:“中国人爬山呀,并非靠那种蛮横的力气,而是靠着节奏与坚持!”

不少韩国网友留言:“下次带点泡菜和登山杖再来挑战吧。”

这次旅行让他深刻体会到,中国人的身体并不差,反而在登山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毅力与忍耐力。

中国游客的“边玩边锻炼”式登山也让外国人眼前一亮。

法国游客曾分享:“第一次跟中国朋友爬山,(而且边唱歌,(同时边拍照,(接着最后还拉着我冲刺到山顶,感觉自己好像个‘拖油瓶’!”

澳大利亚网友也说:“中国人对生活的热情和体力,真让人佩服。”

这些真实案例,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

外国人来中国后,常常被中国人的体力、饮食以及生活方式“刷新三观”。

泰山不是“专门治理”韩国网友的,而是用来锻炼意志、体验文化、挑战自我的地方。

每一次亲身的体验,都是在打破偏见,进而了解真实的中国的机会。

体质并非靠嘴巴说说就能出来的,而是靠持续地锻炼、科学地生活以及一颗不肯服输的心。

下次要是再有谁讲中国人体质差,记得带他去爬一次泰山,肯定能让他“觉得好极了”!泰山专治各种不服气,这位韩国博主便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的开放和包容,也让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愿意来体验真实生活。

随着免签政策扩大,外国人来华旅游、购物、探店、体验美食越来越方便。

各地美食集市、旅游线路不断推出,让“游在中国”更有吸引力。

外籍人士纷纷表示:“中国不仅好玩,还好吃生活便利,服务贴心。”

现实体验让他们刷新了对中国的认知,打破了原有的偏见。

这场韩国博主的泰山挑战,不仅是一次体力方面的较量,更是一次认知层面的刷新。

打破偏见,不靠那“虚拟的键盘”,而靠实实在在的脚步以及流淌的汗水。

中国人的体质和精神,是在一回回自我挑战与坚持不懈中被锤炼出来的。

下次再有谁嘴硬,不妨带他来泰山走上一遭,体验一下何为“专治不服”!

消弭偏见,最好的方式便是大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而并非隔着屏幕就胡乱下结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体质不是靠嘲讽,而是真正走出来的;认知不是靠想象,而是用心体验的。

中国精神,不是靠标签,而是靠坚持和真实去打动世界!

泰山不是用来“征服”别人的,而是用来挑战自己,感受文化、体验生活的。

每一次亲身体验,都是打破偏见,了解真实中国的机会。

文中图片和封面由AI生成

参考来源和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等。《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启动报告》,2025年3月。

2.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民委等联合发布。《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通知》,2025年3月。

3.杜园春。《超九成受访者感到运动健身正成为生活新时尚》,中国青年报,2024年8月8日。

4.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鄂尔多斯市国民体质状况公报》,2024年12月30日。

5.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5)》,2019年。

6.新华社记者。《外国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魅力》,新华网,2024年。

7.海底捞集团。《2025年“五一”期间全国海底捞客流高峰报告》,2025年5月6日。

8.新华社智库。《为以旅游促交流贡献智库力量--国内外人士积极评价《中国游》》,2024年12月5日。

9.人民日报记者。《“现代化的中国开放、包容”--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人民日报,2025年2月11日。

10.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深圳市国民体质状况公报》,2025年3月28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橘子叶

橘子叶

每天分享国外友人的趣事,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