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的光鲜,哪个不是靠拼命?

大象四维逻辑 5个月前 (12-18) 阅读数 0 #社会

2023年3月23日,一场由美国国会举行的TikTok听证会,面对52位国会议员,以及他们所提出的各种荒谬问题,周受资谨慎从容、沉着应对。在长达5小时的围攻中,不管对方如何蛮横,提出的问题如何无聊,周受资始终不卑不亢、耐心回答。这场听证会的视频一经流出,周受资秒变网红,他的TikTok个人账号粉丝量,从不到2万暴涨到310万。

周受资出生于新加坡,18岁参军,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进入国际金融巨头高盛公司。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投资技能,还锻炼了投资的眼光。

2010年,周受资哈佛商学院研究生毕业,加入了风险投资公司DST。那一年,周受资27岁,由于突出的专业能力和华裔背景,周受资被派往中国,成为DST在中国的合伙人。

在中国,周受资既没有人脉也没有背景,要做出成绩,可谓千难万难。在这种情况下,他采用了最原始也是最好用的办法,靠勤奋弥补自己的短板,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排10个会,一周要见30家公司,这样累积下来,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结识了20多家顶级金融机构的合伙人。

在DST工作的5年时间里,周受资先后主导了对小米、京东、阿里等众多互联网企业的投资。这样大手笔投资,也引起了雷军的浓厚兴趣。2015年,雷军终于达成所愿,邀请到周受资担任小米的CFO。这样周受资不但是小米最年轻的高管,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中最年轻的CFO。

周受资没有辜负雷军的厚望。进入小米后,他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几乎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在准备小米上市之前,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未来一年里,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在他的生命中只有一个字“忙”。

2018年7月,周受资带领小米赴港交所成功上市,雷军评价他:“有一种对世界复仇一般勤奋”。每个牛逼人物的背后,闻起来都是拼命的味道。

其实早在高盛时,周受资的工作强度就非常大,凌晨一两点下班更是家常便饭,通宵达旦也不稀奇。整整两年,周末根本没休息过。

而周受资与张一鸣相识于2013年。那时正是张一鸣最艰难的时期,张一鸣四处拉投资,处处碰壁,只有周受资独具慧眼,认为“今日头条”具有前瞻性,很有发展潜力。他代表DST公司投资了1000万美元,1000万并不算多,但对于当时的张一鸣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渐渐的,二人成了好朋友。

2021年,周受资正式应邀加入TikTok,带领TikTok依然逆势增长。要知道,在周受资加入TikTok前,5年间TikTok换了5位CEO,最短的是周受资的前任,一位迪士尼出身的白人CEO,任职3个月后便不堪重压离开。

而这一次,正是TikTok在美处境艰难时期,这就需要一个既了解中国,又熟悉西方的人来担当大任,周受资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今TikTok用户已覆盖50%美国人,已经成为年轻人首选的搜索引擎,在美国年收入高达160亿美元,这亮眼的成绩无疑让美国人害怕了,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就要想办法抢过来,抢不到就杀死他,这确实很“美国”做法。

面对老美针对TikTok“不卖就禁”的威胁,这位41岁的亚洲男人,站在印满TikTok背景板前,诚恳且坚定地向世界宣告:“We aren't going anywhere!”——我们哪也不去!

就在本月6日,美国上诉法院作出裁决,维持拜登政府出台的法律,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TikTok的最后一搏:上诉美国最高法院阻止该禁令,本周一周受资与特朗普会面。

未来吉凶未卜,美国那边架在TikTok脖子上的刀从未放下。

继续硬刚美国,周受资依然自信乐观、满怀信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象四维逻辑

大象四维逻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