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新加坡商船遭索马里海盗拦截,多亏我国探测船同行赶走海盗

酷车侠客 14小时前 阅读数 3 #汽车

一支由新加坡商船、中国探测船和补给船组成的船队,从沙特港口出发,准备穿过这片海盗出没的危险水域。

索马里海盗的快艇突然冒出来,气势汹汹地冲向商船,眼看就要动手抢船。

关键时刻,中国探测船上的特战队员站了出来,靠着冷静应对和战术威慑,硬是把海盗吓得掉头就跑,保住了整个船队。

新加坡商船的船长李伟明是个老海员,祖上三代都在海上讨生活。他爷爷年轻时开过货轮,跑东南亚的航线,抗战胜利后还帮着运过物资。

他爸继承了这门手艺,干了大半辈子船长,专跑印度洋和南中国海。李伟明打小就听着这些海上故事长大,家里摆着一堆老航海图和日志,泛黄的纸张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航线标记。

他上学的时候就立志要当船长,18岁考进新加坡海事学院,学了四年航海技术和船舶管理,成绩拔尖。

毕业后,李伟明先在一艘集装箱船上当甲板官,从见习生干起,慢慢摸清了海上生活的门道。跑了几年短途航线后,他开始接手远洋任务,印度洋、红海、亚丁湾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30岁那年,他第一次当上船长,指挥一艘中型货轮,带着十几号人穿越风暴和暗礁。船员们都服他,因为他脑子清楚,手稳,哪怕遇上八级大风,也能把船开得稳稳当当。

李伟明已经是个名声在外的资深船长,亚丁湾的复杂情况他门儿清,出发前总会带着船员练防海盗的套路,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危机来了该干啥。

中国探测船的船长张浩,青岛人,地地道道的海边孩子。他爸是个老渔民,常年出海打鱼,妈在港口干调度工作,家里满是海腥味儿。

张浩从小就爱往码头跑,看着大船进进出出,觉得特带劲。高中毕业,他考进海军院校,学了航海指挥和军事战术,训练那叫一个严格,夏天顶着烈日跑障碍,冬天泡在冷水里练潜水。

25岁时,他当上一艘巡逻舰的副舰长,跑过好几次海上任务,表现突出。后来他退役,进了国家海洋部门,专干探测船的活儿,负责深海勘测和科学考察。

他跑过亚丁湾好几趟,知道这片海域的海盗有多猖狂。2008年,他还参与了中国海军首批护航任务的筹备,对海盗的套路摸得透透的。

这次任务,他的探测船不光要搞科学探测,还得顺带护着新加坡商船。张浩出发前把船里里外外检查了好几遍,通信设备、导航系统、应急物资,一样都不敢马虎。

他还跟特战队员开了几次会,把各种突发情况都过了一遍,确保船队万无一失。

2009年2月6日,船队从沙特港口启航,目标是穿越亚丁湾,把货物送到目的地。

船队由三艘船组成:新加坡商船载着集装箱,主要是工业原料;中国探测船负责科学考察,顺带提供保护;补给船装着燃料和物资,保障后勤。

亚丁湾是出了名的海盗窝,索马里沿海的无政府状态让这儿成了犯罪天堂。每年有上万艘船从这儿过,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海盗盯上。

船队出发时,三艘船保持紧凑编队,互相照应。商船的雷达24小时开着,瞭望员轮班盯着海面,任何风吹草动都得立刻汇报。

探测船上的特战队员待在舱内,武器随时能拿出来。补给船跟在最后,负责后勤协调。

头几天风平浪静,但没人敢放松,毕竟亚丁湾的海盗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用快艇,带步枪、火箭筒,甚至机枪,火力不比正规军队差多少。

海盗的母船通常藏在附近,伺机出动,专门挑落单的商船下手。

2月6日下午3点左右,商船的瞭望员发现右舷海平线上有三个黑点,移动速度很快。雷达确认是三艘快艇,每艘载着五六个武装人员,手里拿着步枪和火箭筒。

船长李伟明立刻拉响警报,船员们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钢管和消防水管,站到指定位置,准备挡住可能登船的海盗。

张浩接到警报,指挥探测船调整位置,把商船护在身后,同时通知特战队员进入战斗准备。陈军带着小队藏在甲板掩体后,枪上膛,随时待命。

海盗的快艇越靠越近,距离商船不到500米时,开始用扩音器喊话,要求船队停航。商船的船舷被几发子弹擦过,留下一串火花。

探测船尝试用无线电警告,但海盗压根不理,继续加速靠近。张浩下令发射信号弹,三枚红色信号弹冲上天空,拖着长长的尾焰,发出刺耳的啸声。

海盗愣了一下,似乎在琢磨这信号弹是啥意思,但没过几秒就继续往前冲,其中一艘快艇上的人举起了火箭筒,对准商船的船身。

特战队员观察到海盗的武器配置,确认至少有两人带着火箭筒,火力不容小觑。如果火箭筒打中船体,商船可能当场瘫痪。

陈军向基地请求支援,但最近的军舰在百里外,短时间内赶不过来。快艇逼近到100米时,海盗抛出钩爪和绳梯,准备爬上商船。

商船的水手用高压水枪反击,水柱击中一名海盗,把他冲进海里,但其他海盗躲在快艇后面,继续抛绳索。

就在这时候,陈军下令队员现身。六名特战队员从掩体后站出来,突击步枪对准快艇,枪口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一名海盗刚爬上探测船的甲板,看到陈军臂章上的五星红旗和对准自己的枪口,吓得扔下武器,跳回快艇,喊着让同伙撤退。

其他海盗看到特战队员的阵势,立马慌了,割断绳索,掉头就跑。快艇的引擎轰鸣声渐渐远去,留下一片白色尾浪。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船队没开一枪,海盗就吓得跑光了。商船的水手放下水枪,回到岗位。探测船确认海盗撤离后,通知船队继续前行。

李伟明通过无线电向张浩和陈军表示感谢,船队调整航向,加速驶离危险区域。这场对峙没造成任何伤亡,也没损失一颗子弹,靠的就是特战队员的威慑和船队的配合。

船队在2月7日安全驶出亚丁湾,抵达目的地,货物按时交付。事后,李伟明在港口接受了媒体采访,详细说了海盗袭击和救援的过程。他特别提到中国探测船的果断行动,认为是转危为安的关键。

新加坡政府随后向中国表达了谢意,称这次行动展现了两国在海上安全上的合作精神。事件还上了国际新闻,不少媒体报道了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专业表现。

张浩的指挥能力得到海洋部门的高度认可。他提交的行动报告,详细分析了海盗的战术和应对策略,为后来的护航任务提供了参考。

他因为这次行动受到表彰,被调到更高职位,负责协调亚丁湾护航任务的规划。接下来的几年,他继续带队跑远洋,成了护航行动的常客。

陈军和他的特战小队因为这次行动被海军记录在案。他们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既震慑了海盗,又避免了冲突升级。

每名队员都拿到了荣誉勋章,陈军被提拔为上校,继续在特战队干了十几年,参与了更多反恐和护航任务。他的小队后来还培训了不少新人,成了海军特战队的标杆。

这场事件在国际上掀起不小波澜。联合国安理会开会时,中国代表提到亚丁湾护航行动,强调国际合作对打击海盗的重要性。

英国、美国、欧盟的海军都对中国护航编队的效率表示认可,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海上安全中的责任感。新加坡和中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加强了海上联合演习,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

这场危机过去十几年了,现在回头看,它不光是一次成功的救援,更是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中国海军从2008年开始护航,到现在已经跑了上千次任务,护送了数千艘船。

但海上安全不是一个国家能搞定的,得大家一起出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酷车侠客

酷车侠客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