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28张真实战场照片曝光,日军暴行令人发指

琦琦评过 1天前 阅读数 9 #历史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无疑是中国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之一,那些日子里,国家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许多城市都被日军攻陷,今天我们随着一组老照片,走进1938年的徐州,看一看当时被日军占领的徐州情况如何?

这张图片里城门大开,日本士兵们的队伍正缓缓地进入城镇,一眼看过去似乎还看不到镜头,他们肩膀上扛着枪,火力十足。

更别提队伍旁边的坦克了,有这种量级的武器,这只日本队伍或许也是日军侵华的主力队伍之一了。旁边的居民们更是藏在屋子里,一点都不敢露头,生怕吸引日本人的注意。

照片里,一群战士们排成长队,正顺着小道往前赶路,周围是低矮的小房屋,看起来是村落或者城镇一类的聚集地。

图片里的这些士兵们行李并不多,每个人背着一个包裹,手上提着一点东西,这就是他们抗战是期的全部家当了。

旁边是用砖块和石头堆砌成的墙壁,这边的日本士兵排成两列,正顺着小道缓缓地爬上去,准备继续他们的行军路程。

最上方还有日本士兵站在那里戒备着,时刻观察周围的情况,提防袭击的同时,保证所有日本士兵都跟上队伍的步伐。

这张图片似乎是在日本士兵们过河的时候拍摄的,旁边是潺潺的流水,对面的岸边还有小树苗,看起来挺祥和的。

可是谁知道这是一批侵略者呢,站在最前面的官兵,似乎正在给其他战士做动员,鼓励他们为日本侵占更多的土地而拼命。

这张图片里,日本人正在劳作,他们拿着铲子和锄头,似乎正在挖坑或者挖沟,随身带着枪械的话,劳动并不方便。

于是他们把枪放到一旁,堆在了一起,有的人觉得劳动太热,甚至把外套脱掉了,就是知道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挖坑究竟是为了干什么?

这张图片拍摄的似乎是大战的时候,这一小队士兵躲在后面,正在发射炮弹,前面是滚滚的浓烟,看起来炮弹已经发射出去,甚至可能命中了目标。

这些日本士兵看起来甚至还没有什么紧迫感,有人在观望着,有的人觉得发射炮弹的声音捂住了耳朵,有的人坐在一边。

1938年拍摄的这张图片似乎是日本士兵正在从城墙登陆,他们在墙壁上挂了一个梯子,所有士兵都可以顺着梯子缓慢的上爬。

不过爬梯子的速度,比起队伍前进的速度就太慢了,这导致城墙下面很多士兵堵在了一起,后面还有日本人不断地走过来。

这张图片里一个士兵打开了包裹,旁边一个人正在给他演示和讲解,后面是他们用沙袋堆积而成的战壕。

还可以看到从沙袋中突出来的炮筒发射口,可以预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这里或许会爆发一场大战。

在日本集结起来,想要侵占徐州的时候,中国的抗日部队同样没有袖手旁观,图片里这些战士们精神昂扬,行动迅捷。

如果说日本部队前进是懒懒散散的话,图片里的这些中国战士们看起来就格外的有激情,好像还是跑着前进的,他们想要拯救国家,拯救人民,这样的目标给了他们很大的动力。

图片里日本士兵正从牌坊下面经过,扛在肩膀上的枪支上还挂着日本国旗,大张旗鼓的宣告者他们的来处。

照片背后是钟楼,钟楼上面悬挂的旗帜也宣告着这里已经被占领,这些日本士兵进城既是为了验收成果,同时也是为了放松休息一下。

这张图片拍摄的是日本战斗的后方,他们穿着大衣,看起来天气似乎比较寒冷,前面的人拿着望远镜正在仔细观察前线的情况。

后方也有人拿着电话和大部队沟通战况,保证随时改变战术,更快地达到占领徐州的目的,这批部队的人数看起来似乎并不多,所以才格外小心谨慎。

停留在后面的汽车,将一个又一个的日本士兵运送到这里,然后他们快速地趴进沟里去,架着枪,密切注视着前方的情况。

把这些再次运送到位之后,汽车就会开到远处,尽可能的保持隐蔽,直到战斗结束,才会再次接送这些士兵。

这张图片拍摄的是1938年徐州城内的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旁边满是碎石,不难猜测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交锋。

特别是旁边的亭子,屋顶已经破破烂烂的了,亭子的几个角也都碎掉,这里又少了一处景观,少了一个让人们休息观赏景色的地方。

那个时候许多百姓的家里的房屋,都是用茅草而做的房顶,还要时不时地进行修补保证不会漏雨。

不过日本人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他们把梯子一架,爬上房顶就开始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的情况,房屋的主人站在旁边也只能不吭声,任由这些日本人糟蹋。

这张图片里,日本人士兵背着包裹,正缓缓地进城,似乎人数不是很多,不过或许是因为带着武器,以及日本人的恶行非常有名。

所以即便是本应该热热闹闹的地方,此刻也是寂静一片,除了这些日本人,完全看不到其他人的声音,街道上更是空空荡荡的,小摊小贩也没有。

这张图片里这些日本士兵热情的爬上墙去,看起来相当的无序,一切都只是为了给上面的城楼悬挂上日本国旗。

这标志着他们又占领了一个地方,又完成了一个总部下达的指令,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奖赏,以及更高的荣誉。

这张图片里,日本士兵在城墙之上,有的人蹲着有的人藏在城墙的后面,坚固的城楼成为了他们绝佳的掩体。

这也给想要打败这些日本士兵的抗日战士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他们没有有利的地形,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日本人的视野之中。

这张图片后面的日本士兵被聚集起来,似乎正在颁布命令,进行动员,保证之后的战斗能够顺利进行。

同样也有一小批的士兵们被安排去做战斗之前的准备,比如拿铲子挖出壕沟,用望远镜观察周边情况进行警戒等等。

会提前埋伏的,可不仅只有日本士兵,图片里的这些抗日战士们,堆积在一起的柴禾成为了他们绝佳的掩体。

旁边是发射弹药的地方,他们穿着标志性的服装,在百姓的眼中,他们就是救星,是中华的儿女,是可以信赖的家人。

坦克缓缓地开进城市里,坦克上面飞舞的日本国旗,有这样强大的武器在,坐在坦克上的日本士兵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

旁边是战士们组成的方队,坦克前进的声音,日本士兵的脚步声,对当地的居民来说,就是悲惨生活的预告。

1938年,这一只小部队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他们看起来有些松散,或许是看到了前面的城镇,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就在不远处。

和抗日战士相比,日本士兵们的包裹明显体积更大,这也难怪,毕竟当时他们有比较充足的物质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抗日成功,不得不歌颂先烈的努力和付出。

小土堆后面是趴着的日本士兵,他们扶着枪看起来相当专注,时刻观察着四周的情况,日本的记者经常拍摄这样的照片。

毕竟在他们眼里,他们日本的部队就是最强的,所有拍摄下来的照片之后都可以用在报纸上,来宣扬日本的战绩。

这张图片是在街道的拐角处拍摄的日本队伍,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日本人的数量之多,这里的街道这么宽阔,想必平时是相当热闹的。

然而此刻却空无一人,和一座城市里面的的人都跑光了相比,更加可信的还是居民们都躲藏起来,毕竟日本人杀人不眨眼。

有的日本部队前进是完全依靠双脚的,而图片里的这些日本部队明显不是那一类人,他们前进有汽车,只需要站在汽车上,可以更好地保存体力方便之后的作战。

道路两边还站着先前探路的日本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大部队到来之前查明周边的情况,减少危险的存在。

这张图片足以看出战斗的紧迫,战士们弯着腰互相搀扶着往前跑去,力求可以尽快地支援到前线。

旁边的断壁残垣说明战斗已经开始好一段时间了,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谁更有毅力,谁更有恒心,退让一步就可能一败涂地。

这张图片里,日本军官站在山坡上,或许是这里信号比较好,其中一个人拿着电话,正在努力的联系后方的总部。

旁边站着的日本军官正耐心的等待着,准备在电话接通的第一时间进行汇报,日本军官的站姿相当的嚣张,看起来胜券在握。

这张图片更能直观地展示当时日本人拥有的火力优势,和他们相比,抗日部队的武器是完全不够看的。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抗日获得了胜利,这并非简单的事情,其中牺牲了多少先辈,死去了多少同胞,都值得我们铭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琦琦评过

琦琦评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