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跟张飞大战三五十回合不败,为何二三十回合却败给马超赵云

阳阳说历史 2天前 阅读数 8 #推荐

《三国演义》中,张郃跟马超打了二十回合就落败,然后和赵云打,也是三十个回合不到,就撑不住了。在巴西郡跟张飞打,却能打三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张郃会选择性发力?其实武将的对决,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背后虽然藏着战场环境、武器克制等诸多因素,还有就是作者的小心思。

张郃跟马超那一战。潼关之战时,马超想着为父报仇,杀得曹操那是割须弃袍。这时候张郃挺枪出马,俩人只打了二十回合,张郃拨马就跑。表面看是张郃实力不济,其实不然。当时马超处于暴走状态,满脑子都是杀父之仇,出招全是不要命的狠招。张郃作为曹魏名将,犯不着跟疯子硬拼,再说了,他身后还有于禁、李典等人轮番上阵,犯不着死磕。更关键的是,马超的枪术讲究快准狠,张郃的长枪虽然也不差,但马超的手法更刁钻,二十回合内就能找到破绽,换谁都得掂量掂量。

长坂坡之战,张郃遇上赵云。这时候赵云怀里揣着阿斗,急着突围,按理说张郃该占优势吧?可俩人打了三十回合,张郃愣是没占到便宜,最后赵云还玩了手红光护体反杀。这里面有个细节:张郃追赵云时,赵云刚杀了曹洪的部将晏明,体力消耗不小,但张郃不知道啊!他看赵云枪头带血,杀得两眼通红,心里先怯了三分。再说了,赵云的七探蛇盘枪专找破绽,张郃越打越慌,生怕一个不留神被扎个透心凉,只能边打边退,最后干脆让开大路。反正曹操下令要活的,犯不着拼命。

轮到跟张飞死磕了,这才是张郃的真实水平。巴西郡之战时,张郃奉曹洪之命镇守宕渠,面对张飞的挑衅,他心里其实有底:张飞虽然猛,但擅长的是蛮力破招,跟马超、赵云的打法不一样。俩人第一次交手,张郃跟张飞打了二十回合,发现对方的丈八蛇矛虽然势大力沉,但破绽也不少,于是开始玩游击战,打一会儿就往山里钻,利用地形消耗张飞的体力。第二次再战,张郃撑了三十回合,其实已经摸清了张飞的套路,要不是后军被魏延偷袭,说不定还能再拖一会儿。最关键的是,这时候的张郃是主场作战,心里不慌,加上曹洪在后方施压,他必须硬着头皮死扛,反而激发出了潜力。

还有个隐藏因素:武器克制。张郃的长枪属于灵巧型,面对马超、赵云这种同样用枪的顶级高手,很容易被对方以巧破力。比如马超的出手法能在枪尖上玩出七八个枪花,张郃别说破招了,看都看不过来。但张飞的丈八蛇矛是力量型武器,讲究一力降十会,张郃只要用巧劲拨开矛尖,就能找到反击的机会。就像后来他跟魏延对战,也是用这招:你力气大?我跟你绕圈子,耗光你的体力再说。

当然,罗贯中的笔杆子也起了关键作用。马超、赵云是蜀汉的门面担当,必须用速败名将来衬托他们的武力值,所以张郃只能当经验包。但张飞不一样,他跟张郃的对战是为了突出:谋略比蛮力更重要。张飞最后用计诱敌深入,才打败张郃,这更符合智将的人设。要是让张飞像马超那样速胜,反而显不出他的成长。

其实武将对决这事儿,跟下棋似的,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张郃在潼关、长坂坡的败北,与其说是武力不足,不如说是战场形势所迫;而在巴西郡的死扛,更是带着任务属性。他得替曹洪守住防线,自然得拿出真本事。其实三国里的名将都有自己的舒适区,马超适合打闪电战,张飞擅长打消耗战,张郃则精通山地游击战。要是真让他们换个环境再打一场,说不定结果又不一样了。所以啊,别总盯着多少回合论英雄,战场从来不是比武擂台。就像张郃,看似谁都能输,实则谁都能拖,这种能屈能伸的本事,说不定比一时的胜负更值钱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阳阳说历史

阳阳说历史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