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名字在谭政后面,刘亚楼纠正:以后再写就写“林罗刘谭”

大博讲历史故事 1天前 阅读数 138 #历史

新中国头一任空军大当家刘亚楼,那可是个相当“牛气”的人。他的这股子“牛气”,说白了就是因为他特别自信,也有真本事。林彪对刘亚楼那是格外的看重。1945年,刘亚楼调到东北去当民主联军的参谋长,林彪还特地跑到门口去迎接他,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

在那个时候,咱们军队的将领里,能让林彪这么看上的,也就刘亚楼一个,这说明在林彪眼里,刘亚楼的位置那是相当重要。

说起解放战争那会儿,东北部队的文件上,大家伙儿都知道,签名的是“林罗刘”。但可能不太清楚的是,在这之前,可不止这三位大佬。政治部里头,还有个谭政呢。而且那时候的排名顺序,也不是“林罗刘谭”,而是“林罗谭刘”。

后来刘亚楼知道了这事,他赶紧叫相关人员改过来:下次写的时候,得写成“林罗刘谭”,别再写成“林罗谭刘”了。

刘亚楼为啥会这么做呢?谭政知道这事后,他有啥反应呢?

红军那时候,刘亚楼特别受林彪赏识。在红一军团里头,林彪每次开口说话,身边总站着两位大将,一边是杨成武,另一边就是刘亚楼。

后来,战争越打越激烈,刘亚楼在林彪的帮助下,一步步升了官。他先是被任命为第2师的政治部主任,接着又当上了政委。

第2师的领头人是陈光将军。在长征那会儿,刘亚楼和陈光一起合作,带着队伍打了好多硬仗,比如强过乌江、猛冲泸定桥这些,他们战功特别显著。

从那以后,林彪对刘亚楼的好感大增。红军到了陕北,林彪当上了红军学校的校长。刘亚楼在参军前,没正经上过几年学,但林彪还是很看重他,直接把他调了过来,先安排到红大深造,后来又让他去抗大当上了教育长。

1938年的时候,党组织打算挑些出色的同志去苏联进一步学习提升,林彪特别看好刘亚楼,又一次推举了他。刘亚楼接到通知后,立马动身前往苏联。

去苏联的这段经历,让刘亚楼心里挺不是滋味,因为他错过了国内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一直到1945年,他才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那时候,罗荣桓正在山东休养身体。刘亚楼首先去探望了罗荣桓,罗荣桓一看刘亚楼就是个有能力的人,所以就向中央提议,让他去东北工作。林彪听了后表示赞成。就这样,刘亚楼被安排做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参谋长,从此开始了自己革命生涯的新阶段。

说实话,刘亚楼那参谋本事,真不是盖的,他给林彪出了不少好主意,好多战斗都派上了大用场。

那时候,谭政担任着部队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因此,东北部队要是集体向上级做情况反映,一般都会简写为“林罗谭刘”这四个人的名字。

有一次,刘亚楼知道了这事儿,心里头觉得别扭,谭政的名字咋就排在他前头呢。他就跟负责这事儿的人说,以后写名单,得改成“林罗刘谭”。

聊到这儿,咱得提提谭政在咱们军队里的分量。

谭政老家在湖南湘乡,他娶了陈赓的亲妹子。后来呢,他去当了兵,结果他媳妇因为太想他,就这么没了。

在陈赓的指引下,谭政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并且在1927年加入了毛主席指挥的秋收起义队伍。

秋收起义结束后,罗荣桓跟毛主席提起了谭政,并告知了一个让毛主席惊讶的消息:谭政的岳父,也就是陈赓的父亲,其实就是以前跟自己在湖南聊过天的陈绍纯老先生。这样一来,毛主席才恍然大悟,原来两人早就有了这样的渊源。

因为这样的渊源,毛主席对谭政有了新的认识,没多久,他就把谭政调到自己身旁,让他成为了自己的首任秘书。

谭政小时候上过私塾,也念过小学,所以写东西对他来说不算啥难事。跟在毛主席身边,他还能深入学到毛主席的思想精华,因此谭政在革命工作上进步神速。

在土地革命那会儿,他当过红4军政治部里管训练的部长,还有红12军的政治部主任这些职务。

换句话说,谭政自打投身革命起,他的主业就是搞政治工作。在抗日战争打响前那段日子,他也短暂地管过后勤。但等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他又回到了老本行,当上了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继续专注于政治工作。

毛主席对谭政评价极高,他曾这样说过:“谭政啊,也可以叫‘谈政’。”

1945年打完仗赢了之后,上头决定要好好管理东北,把东北拿在手里。为了这个,可真是下了大功夫,调派了两万多干部,还有十万多军队,浩浩荡荡出了关,就是要赶紧占领东北。

谭政是那两万名干部里的一个,到了东北,他就被委以重任,做了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的头头。

以谭政的参军背景来看,他的名字按理说,铁定得在刘亚楼前头。

那时候,东北民主联军的文件啊、公告啦,还有电报啥的,最后头签名大都是“林罗谭刘”,而不是大家伙儿常听到的“林罗刘”。

后来有那么一回,刘亚楼瞅见那个署名,感觉念起来挺别扭,就吩咐手下人把它给换了,换成了更顺口的“林罗刘谭”。

刘亚楼干了这事儿,谭政手下的好多人知道了都挺不乐意。他们觉得刘亚楼做得有点“过火”,所以有人就直接去找谭政聊起了这事儿。

谭政算是个老兵了,对于什么荣誉地位,他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所以,在那件事情过后,谭政很干脆地跟手下人说,往后要是再签名啥的,就别加上“林罗刘谭”了,直接写“林罗刘”就行。

就这样,谭政这个名字慢慢在四野司令部里消失了,但说实话,就算不提谭政这个名字,他在四野部队里的地位还是响当当的。

有人对谭政的做法感到不解,就跑去问他为啥这么做。谭政没多说啥,就简单地回了三个字:和为贵。

从那以后,下面的人也都懂了,之后再没人去找谭政打听了。

谭政展现出来的大将气度传到刘亚楼耳朵里后,刘亚楼心里头好像有点过意不去,便主动去找谭政,想跟他道个歉。没想到谭政一听,立马开怀大笑,这事儿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就这么算了。

新中国成立后,谭政的表现十分出色,他不仅在成就上超越了刘亚楼,还后来居上,比四野的参谋长萧克还要突出,最终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说起这事儿,不少人觉得谭政能当上大将军,就是因为他在我军里头,政工方面干得太出色了。这话吧,说得没错。但话说回来,谭政身上那股子“大将的气质”,那也是明摆着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博讲历史故事

大博讲历史故事

大博小阳